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草量(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不同豆禾混播组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比较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豆禾牧草混播组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开展了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分别和燕麦(Avena sativa)、小黑麦(Triticale)及黑麦(Secale)的混播组合研究。试验设置单播边锋255 kg/hm~2(B-D)、凯速255 kg/hm~2(K-D)、速捷255 kg/hm~2(S-D)、捷达冬牧70 255 kg/hm~2(J-D)、陇箭2号150 kg/hm~2(L-D)为对照,混播边锋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BL-H)、凯速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KL-H)、速捷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SL-H)、捷达冬牧70 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JL-H)为处理组,试验共9个处理,测定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播组合中,JL-H总干草产量最高(15.58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P<0.01);SL-H的粗蛋白含量为12.73%,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P<0.05);混播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总体低于单播禾草,高于豆草;混播组合中,BL-H的NDF含量和ADF含量最低,分别为56.27%和36.63%。研究表明,SL-H混播组合综合评价值最高(0.218),若兼顾产量和营养品质,SL-H混播组合(速捷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适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种植应用。

关键词: 混播组合 产草量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2016-2018年,以国内外2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呼图壁试验区开展生产性能评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L343HQ的三年干草总产量最高为3259.81 kg/667 m2,产量都在3100 kg/667 m2以上的品种依次还有巨能2号、耐盐之星、擎天柱、甘农9号和甘农5号,均较新疆本地品种产量高,且具有较强的再生和抗虫能力,是适宜于北疆平原荒漠区推广应用的品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草量 北疆荒漠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勒泰富蕴县春秋牧场生产能力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新疆阿勒泰富蕴县春秋牧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地面测产、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草地产草量、植被牧草营养成分及载畜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蕴县春季时温性草原牧草由蒿子(Artemisia sp.)、针茅(Stipa capillat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组成,分别占50.57%,41.25%,8.18%(DM),总干物质产草量为277.53kg·hm~(-2);牧草品质中等,以单位羊每天的采食量、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的载畜量分别约为2.51,3.27个羊单位·hm~(-2)。秋季时山地草原由杂草、针茅(Stipa capillata)、苔草(Carexsp.)、羽依草(Alchemilla japonica)、羊茅(Festuca ovina)、蒿子(Artemisia sp.)组成,分别占31.53%,25.19%,17.58%,10.20%,9.74%,5.76%(DM);总干物质产草量为457.97kg·hm~(-2);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牧草品质低,以单位羊每天的采食量、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的载畜量分别约为1.90,1.36个羊单位·hm~(-2)。春季时温性草原和秋季时山地草原牧草钙磷比例均不平衡,磷缺乏现象严重,应在放牧生产中注意补磷。

关键词: 富蕴县 春秋牧场 营养成分 产草量 载畜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播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群落种间竞争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 种间竞争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及产草量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16

摘要: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及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干旱荒漠区的呼图壁基地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量为15 kg/hm2,其草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22 153.75 kg/hm2和3 092.66 kg/hm2;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分枝数减少,植株高度增加,抗倒能力降低,进而会导致苜蓿减产,品质下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量 产草量 蛋白质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在新疆察布查尔县中洲牛场试验地,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高羊茅(加拿大)、(特克斯)和披碱草(昭苏)品种在适应性、产草量和草质量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大量推广种植,可以作为人工草地建设或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质牧草。

关键词: 多年生 禾本科牧草 产草量 引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效果评价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建设地点在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天山区和准噶尔盆地平原区,建设面积15000ha,其中天然草原围栏改良10666.7ha,人工饲草料地建设4333.3ha。评价采用样地样方选择、天然草原覆盖度测定、草层高度测量、产草量计算,天然草原围栏改良项目区通过实施围栏工程措施,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和草层高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产草量有了明显提高,围栏内较围栏外覆盖度增幅在67%~105.7%;草层平均增高5.2-6cm,增幅在35.3%~41.3%;产草量增加了2.7~4.8倍。人工饲草料地项目区,项目实施前4333.3ha天然草原干草产草1071500kg,项目实施后,年产苜蓿干草32640615kg,玉米6720147kg,玉米秸秆8809902kg,大幅度增加了饲草料来源,有效地缓解了项目区天然草原放牧的压力和草畜矛盾。

关键词: 天然草原 饲草料地 盖度 高度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改进草地估产方法

草食家畜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草地常规测产方法与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的对比,阐明卫星遥感方法优于常规方法。并对其在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做了说明。总之,卫星遥感技术在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它将为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卫星遥感 草地估产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高冰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试验研究

草食家畜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澳大利亚牧草──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在新疆内陆干旱地区首次引进试种成功,表现出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产草量高、适口性好、青绿期长等优良特性。生育期150天左右,每公顷产干草22.5吨,株高1.5—2.1m,营养期粗蛋白为19.8%,青绿期可保持到翌年3月初,各种家畜均喜食。用高冰草在土质一般或含盐量在0.4%-1.6%的氯化物──硫酸盐盐土上,每公顷施尿素225Kg,年产干草25.5—30.0吨/公顷,比对照增产10%—29%,为大面积应用高冰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提供了示范。

关键词: 高冰草 生物学特性 产草量 人工草地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山带撂荒地治本改良的效果

草食家畜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阿勒泰低山带撂荒地面积大,草畜不平衡的矛盾,通过选用优良牧草品种及开展播种期、播种量与产草量相关性、田间管理的试验研究,建立起了旱作人工草地、使该类草地提高了产草量和生力水平.

关键词: 旱作 牧草品种 播期 播量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