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18条记录
极早熟机收玉米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与机收性能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关键词: 玉米 新玉110号 极早熟玉米品种 产量 机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开花期自然干旱胁迫法,对自育的107个杂交组合进行耐旱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对杂交种产量影响较大。旱区产量较水区下降48.24%,下降极显著。穗长和行粒数对干旱反应较敏感,行粒数的下降幅度大于穗长,分别为15.07%和9.84%。水区和旱区的产量、穗长、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5、0.39、0.38和0.86。筛选17HT1079×PH4CV、17HT935×PH4CV、17HT1028×PH4CV和新玉108这4个杂交种,旱区产量分别为11 654.5、8 186.4、8 431.5、7 731.7 kg/hm2,较先玉335增产67%、17.31%、20.82%和10.79%,增产极显著。水区产量分别为14 365.5、16 006.8、13 928.8和14 985.9 kg/hm2,较先玉335增产3.61%、15.45%、0.46%和8.09%。抗旱系数分别为0.81、0.51、0.61和0.52,耐逆指数分别为1.3、1.01、0.91和0.9,极显著高于先玉335,均属一级极强耐旱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耐旱性 产量 抗旱系数 耐逆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份饲用燕麦品种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食家畜 2020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份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收获时,太阳神、美达和牧乐思的株高均在106 cm以上,它们的鲜草产量也均达到3 000 kg/666.67 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由于受干鲜比影响,大汉的干草产量最高为781.90 kg/666.67 m~2,其次是太阳神。经综合评价,太阳神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较高,且其干鲜比低,适口性好,生育期居中,表现优良,适宜在北疆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饲用燕麦 产量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草食家畜 2020

摘要:[目的]为明确新疆区粮饲兼用玉米各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及籽实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各农艺性状对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的实际贡献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生物产量与叶片(0.76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0.661*)、绿叶(0.636*)和穗长(0.658*)呈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茎粗(0.834**)、叶片(0.695**)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数(1.5034)对生物产量的贡献最大,茎粗(0.4008)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新疆粮饲兼用型玉米如果要以生物产量利用为前提应选择叶片数较多,株高较高的品种,如果要以收获籽粒为前提应选择茎粗较粗,穗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关键词: 粮饲兼用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平原荒漠区高粱属饲草品种比较试验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北疆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两年开展了不同高粱属饲草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份高粱属饲草品种中甜高粱F10、1180、2180、3180和极光的生育期较长,在刈割前一直处于营养生长期,金冠和红岩进入乳熟期,属早熟品种,甜高粱3701、1230和海狮达到灌浆期,属中熟品种.甜高粱3701和海狮的植株高度均在350 cm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两年的产量综合评价显示,海狮的鲜干草产量均较高,鲜草为7 324.98 kg/667 m2,干草为2 212.23 kg/667 m2,初步判定可将其作为当地高产优质饲用高粱的备选品种,甜高粱3701和1230鲜草产量也相对较高,植株青绿多汁,可用于制作青贮饲料.

关键词: 高粱 产量 比较试验 北疆平原荒漠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产量稳定性分析

草食家畜 2016

摘要:为了探讨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的产量潜力和适应范围,采用DPS系统,按S.A.Ebechart和W.A.Russel提出的品种稳定性参数法,评估新青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为品种推广及合理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新青1号全株生物产量5 254.57 kg/666.7 m~2,比对照新多2号增产21.6%,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位于参试品种首位。变异系数3.042579,回归系数1.2397。说明新青1号在参试品种中丰产性最好,增产潜力最大,稳定性最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新青1号 产量 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青贮玉米是重要的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专用玉米。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1]。试验采用了3个青贮玉米品种,以当地推广品种SC704为对照,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牧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最高,为11 8572.02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13%,居第1位;新贵1号和新青1号产量分别为104 286.24 kg/hm~2和102 381.46 kg/hm~2,居第2、3位,均高于对照品种SC704。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物候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草食家畜 2016

摘要:为了明确农艺性状对青贮玉米产量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客观评价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实际贡献。本研究选用16个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生物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茎粗(r=0.6662**)、株数(r=0.5789**)和株高(r=0.5534**)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重(P=4.54283)对产量贡献最大,茎粗(P=4.0889)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同时通过出苗-吐丝天数所起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通过增加茎粗和茎秆重量,适当延长生育期,适度增加株高,有助于青贮玉米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在青贮玉米高产育种中应对茎粗、株数、株高、茎秆重和生育期进行重点选择。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新建植苜蓿草地杂草防除效果分析

草食家畜 2016

摘要:为了降低田间杂草对苜蓿生长的危害,应用土壤封闭除草剂(33%施田补乳油、48%氟乐灵乳油和90%乙草胺乳油)在苜蓿播种前进行田间杂草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苜蓿出苗率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90%乙草胺乳油;而33%施田补乳油和48%氟乐灵乳油对苜蓿田杂草有良好的防控效果,用量(2 000~3 000)m L/hm2可有效防治苜蓿田间杂草86%以上,使苜蓿可增产15.47%~23.48%,其苜蓿草捆杂草含量降到5%以下。说明三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可有效防治苜蓿田间杂草,提高苜蓿产量改善草产品质量。

关键词: 土壤封闭除草剂 紫花苜蓿 防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丹草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3个苏丹草(Sorghum)材料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叶长、茎粗对苏丹草干鲜草产量影响最大,且叶长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是影响干鲜草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茎粗、叶长、叶宽适当,分蘖数和节数少的苏丹草植株、品系或品种的营养价值较高。在苏丹草育种的过程中,根据具体产量育种或品质育种的目标,选择与苏丹草高产高品质关系密切且表现稳定的农艺性状,明确各性状的主次关系,为苏丹草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苏丹草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