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驼绒藜、绢蒿、冰草抗旱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3种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比,为抗逆牧草选育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野生驼绒藜、绢蒿和冰草等3种植物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测定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9项生理生化指标,并综合评比其抗旱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对其植物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其抗旱排序为伊犁野生心叶驼绒藜>伊犁野生绢蒿>新疆野生冰草。


碱胁迫下塔乌库姆冰草的萌发及生理响应
《草地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塔乌库姆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Tawukumu')种子为材料,将NaHCO_3和Na_2CO_3碱溶液以9:1混合,设0,10,30,60,90,120 mM共6个处理浓度,采用培养皿法及盆栽法分别研究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表现,为其推广及在盐碱地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萌发时间延迟;胚芽长、胚根长、种子活力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塔乌库姆冰草对碱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胁迫浓度≤30mM,即pH≤9.1时,萌发和生长不会受到影响;当胁迫浓度≥90 mM,即pH≥10.1时,萌发和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因此,碱胁迫浓度≤60 mM,即pH≤9.8是塔乌库姆冰草能够萌发和生长的最大耐碱性范围。


冰草种质材料抗旱性生理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两种冰草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为新疆筛选利用抗旱性强的冰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干旱法,对引进塔乌库姆冰草和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各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复水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CAT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引进塔乌库姆冰草抗旱性优于新疆野生冰草.


冰草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草食家畜 》 2012
摘要:采用盆栽育苗法,在苗期干旱胁迫下测定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POD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冰草的抗早性,结果表明干旱对植物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因此植物抵御或适应干旱的途径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单一的或个别的指标就很难真实地反映出植物的抗旱性,因此植物的抗早性需要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本文试图用3项指标来阐明两种冰草幼苗的抗旱性,为冰草抗旱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


新疆野生冰草抗旱功能基因BADH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抗旱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方法扩增获得新疆草原区强抗旱植物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结果】克隆获得的新疆野生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全长1422 bp,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182 bp,GenBank注册号为GU181396.1,并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