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重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0
摘要:产气荚膜梭菌是牛羊猝死和肠出血症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根据其常见的A、B、C、D四种菌型菌株编码α、β和ε毒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这3种毒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检测不同血清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参考菌株的分型检测表明,该方法不仅快速、客观,而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羔羊猝死症中分出的菌株进行检测,确定其为产气荚膜梭菌A型和D型混合感染;对产后母牛血痢病料中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确定其为产气荚膜梭菌A型。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新疆北疆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流行规律,本研究采用SmaⅠ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的方法对43株分离自新疆6个规模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子分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能被PFGE法分型,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为A、B、C、D和E5个基因型。A型株(22株,51.2%)有13个亚型,相似度在81.8%~96.8%之间,在5个奶牛场均分离到,是主要的流行株;B型(25.6%)、C型(14.0%)、D型(7.0%)各型别内菌株间的相似度为100%,E型仅有1株。不同地区主要流行株有差别:乌鲁木齐主要流行A型菌株,昌吉以A型和B型菌株为主,而奎屯主要流行C型和B型。有2个奶牛场流行株只有1个基因型,也有2种基因型(3个牛场)或3种基因型(1个牛场)同时存在,但以1种为优势株。这些结果提示,不同地区主要流行株有差别,多数奶牛场以1种流行株感染为主,不同牛场可能流行相同的菌株,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某些流行株具有侵染优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