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由消化道线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影响绵羊健康和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该病传统的预防方法是使用化学驱虫药和加强饲养管理.但随着抗药虫株的出现和蔓延,严重的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使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中的应用,提高绵羊对消化道线虫的抗病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补充策略.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表型选择性状面宽,但遗传进展缓慢,准确性差;分子标记确定性高,但抗性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基因间又存在互作,单独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面性不足,应将二者相结合.虽然已筛选出大量的消化道线虫的抗性遗传标记及候选基因,但抗病作用机制复杂,尚处于试验研究状态;抗病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技术及筛选的基因位点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绵羊抗消化道线虫感染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


国内外肉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中国牛业科学 》 2012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直接从DNA分子水平上反映种间差异,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组织等的影响,稳定可靠,多态性好,因而在家畜育种中被广泛利用,本文详尽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如肉质性状和屠宰性状等改良效率相关的研究进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