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单倍型(模糊匹配)
2条记录
新疆部分地区牛、羊细粒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及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部分地区牛、羊细粒棘球蚴感染情况和基因多态性,为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于2020-2021年从伊宁市、阿勒泰市、塔城市、昭苏县、特克斯县、额敏县、博乐市的定点屠宰场采集屠宰后牛、羊的肝脏和肺脏,通过肉眼观察与触摸初步判定感染情况,采集疑似细粒棘球蚴包囊并提取DNA,PCR扩增细粒棘球绦虫细胞色素氧化酶1(cox1)基因并测序.从GenBank中下载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G1、G3、G4、G5、G6型序列,与测定的序列行BLAST比对.利用MEGA 7.0软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用Popart软件构建cox1基因单倍型网络图,用DnaSPv5软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位点.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地区牛、羊及不同脏器感染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新疆7个县(市)共调查4 977头(只)牛、羊(牛563头、羊4 414只),采集到疑似细粒棘球蚴包囊141份,其中121份扩增出850 bp的条带并测序成功.牛、羊总感染率为2.07%(103/4 977),其中博乐市牛、羊的感染率最高(6.50%,32/492),与伊宁市(1.80%,38/2 108)、塔城市(1.14%,9/790)、特克斯县(1.06%,2/189)、额敏县(0.72%,7/970)相比,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73、33.682、8.762、28.666,均P<0.05).牛、羊的感染率分别为3.02%(17/563)、1.95%(86/4 4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2=14.296,P<0.05).共采集羊肝、肺包囊101份,其中肝包囊占42.57%(43/101),肺包囊占27.72%(28/101),肝、肺合并感染包囊占29.70%(30/101).共采集牛肝、肺包囊20份,其中肝包囊占25.00%(5/20),肺包囊占45.00%(9/20),肝、肺合并感染包囊占30.00%(6/20).BLAST比对结果显示,121条序列中120条(99.2%)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序列-(MN886258.1、MG280957.1、KX020359.1和MG672143.1)的同源性为98%~100%,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1条(0.8%)与G3基因型序列(MG682532.1)的同源性为100%,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cox1基因序列共有18个单倍型,Hap 1~Hap 17为G1型,Hap 18为G3型,其中Hap 1为最大的单倍型群体;18个单倍型间共有20个变异位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21条序列中有52条出现了碱基的转换和颠换.结论 新疆7个县(市)牛、羊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基因型为G1(99.2%)、G3(0.8%),有18个单倍型,Hap 1为主要致病单倍型.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cox1基因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锡伯族人群线粒体DNA的遗传学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48个锡伯人线粒体DNA高可变Ⅰ区的遗传多态性,并与已发表的相关人群线粒体DNA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48个序列中共检测出43个突变位点,界定了35种单倍型,其线粒体DNA1序列多态性为0.982,核苷酸多态性为0.018,而其平均核苷酸差异为5.922.人群比较分析表明,锡伯人与古代拓跋鲜卑人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断锡伯人可能是拓跋鲜卑的后裔.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单倍型 锡伯族 拓跋鲜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