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测定了326只(公羊60只,母羊260只)2周岁健康且无病和田羊的体重(Y)以及体高(X1)、胸围(X2)、胸深(X3)、胸宽(X4)、管围(X5)6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羊公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是胸围、体高、胸深,且胸围、体高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和体重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影响和田羊母羊体重的体尺指标是胸围、管围、胸深,且胸围、管围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田羊公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397X1+1.096X2–0.69X3–117.06(P<0.01,R~2=0.757);母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098X2–0.573X3+4.555X5–64.006(P<0.01,R~2=0.678)。本分析结果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和田羊公羊和母羊体重的估算,能够为今后的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差异表达miRNAs以及初步分析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为了探讨miRNAs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中皮肤组织的表达差异,同时预测其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发挥的潜在功能。本研究选取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的生长期(P1、5月份、n=3)、退行期(P2、10月份、n=3)以及休止期(P3、次年1月份、n=3)的皮肤毛囊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143个已知miRNAs并预测了759个新miRNAs,显示相较于P1组,P2组共鉴定了173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7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166个显著下调的miRNAs;而在P3组中鉴定了243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28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215个显著下调的miRNAs;相较于P2组,P3组共鉴定了71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23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48个显著下调的miRNAs。针对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发现靶基因显著富集在与毛囊发育相关的激素水平调节、细胞分解代谢、周期蛋白结合、骨细胞发育等GO条目中以及与毛囊发育相关的AMPK、Hedgehog、TNF等信号通路中。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以上通路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和田羊毛囊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关键词: 和田羊 毛囊周期性变化 差异表达miRNAs 靶基因


日粮中添加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只6月龄、体重为(30.59±3.36)kg的和田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0、10%、20%、30%和40%芦苇水平,每组15只,试验期75d。结果发现,20%和4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30%和4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09%、5.64%和10.87%,但差异不显著(P>0.05);2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各组的饲料单位成本与饲料总成本随着芦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芦苇添加组的增重收益均高于对照组,10%芦苇添加组的经济效益最高。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芦苇时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较好;考虑到饲料投入成本,日粮中添加10%芦苇经济效益最高。


日粮中添加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及日增质量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7
摘要: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日增质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选取75只6月龄体质量为(30.59±3.36)kg的和田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0(对照组)、10%、20%、30%和40%芦苇水平,每组15只,试验期75 d。结果表明:芦苇添加组的日增质量均高于对照组,20%组和田羊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1.61%(P<0.05);20%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分别比10%组和30%组高30.48%(P<0.05)和43.81%(P<0.01);20%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分别比对照组、30%组和40%组高37.93%(P<0.01)、41.18%(P<0.01)和23.71%(P<0.05);40%组的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和10%组低19.76%和17.96%,差异显著(P<0.05);4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比对照组低47.73%,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20%芦苇时,育肥期和田羊的日增质量和血液蛋白质代谢水平较好。
关键词: 芦苇 育肥期 日增质量 蛋白代谢 能量代谢 脂肪代谢 和田羊


和田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分析和田羊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测序法获得和田羊线粒体DNA D-loop区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和田羊与Genbank中收录的藏绵羊、蒙古羊、哈萨克羊、巴什拜羊的绵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结果】和田羊mtDNA D-loop区序列为1 184 bp,均含有4个75 bp重复序列,A+T含量62.50%,G+C含量37.50%。和田羊与藏绵羊遗传距离最近为0.001,与哈萨克羊遗传距离最远为0.004,同源性分析结果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相同。【结论】和田羊与藏绵羊遗传距离近、同源性高的结果与两个品种在地理分布上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和田羊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3
摘要:为研究和田羊的遗传多样性,应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民丰、于田、策勒、洛浦4个县和田羊群体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了研究,并用DNAMAN软件对4个县和田羊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民丰、于田两县和田羊mtDNA D-loop序列长度为1 184 bp,策勒、洛浦两县和田羊mtDNA D-loop序列长度为1 190 bp,4个县和田羊mtDNA D-loop均存在4个75 bp的重复序列;民丰县、于田县和田羊遗传距离较近,洛浦县、策勒县和田羊遗传距离较近,初步认为和田地区4个县和田羊可分为2类群体。


和田羊品种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措施
《草食家畜 》 2011
摘要:和田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毯毛用品种羊,因个体小、产量低,加之羊毛市场价格低等原因造成和田羊品种逐年退化,牧民养殖和田羊的积极性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和田羊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和田羊品种保护开发利用措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