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鄂尔多斯细毛羊KAP15-1和KAP27-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羊毛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鉴定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462只1岁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为实验动物,联合DNA混池测序和Snapshot技术,检测KAP15-1基因和KAP27-1基因多态性.采用SAS 9.2 对非同义突变位点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显示:KAP15-1基因的SNP1 突变位点对羊毛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SNP1 突变位点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集中在 60~80 号氨基酸之间.KAP27-1基因的SNP3 突变位点对羊毛平均纤维直径有显著影响,对纤维直径标准差和剪毛前体重影响极显著;SNP3 突变导致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分布在整个氨基酸序列上,但是集中在Beta、Turn、Coil Regions和Antigenic Index部分.综上,KAP15-1基因的SNP1 突变和KAP27-1基因的SNP3 突变影响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在实际育种中可作为该性状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 鄂尔多斯细毛羊 羊毛性状 KAP15-1 KAP27-1 多态性


北山羊与绒山羊杂交F1代DQA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北山羊杂交后代DQA1基因序列特征,以及DQA1基因多态性与血液免疫性状的关系,筛选出用于北山羊杂交后代抗病育种的遗传标记,试验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北山羊与家养绒山羊杂交F1代DQA1基因CDS区,并对CDS区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同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DQA1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与血液免疫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DQA1基因外显子2经AluⅠ酶切后共检出3种基因型,其中AC型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BB型(P<0.05),AB型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B型(P<0.05);DQA1基因CDS区长度为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表现为弱的亲水性,第23,24位氨基酸存在信号肽剪切位点,第218~240位有一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16.08%)、β-折叠(25.49%)和无规卷曲(58.43%)组成。说明DQA1基因AC基因型与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其功能相一致,可作为抗病育种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北山羊 绒山羊 杂交F1代 DQA1 多态性 蛋白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新疆褐牛瘦素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Lep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褐牛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寻找与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新疆褐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E2FB位点有CT和TT2种基因型,处于低度多态,均为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极显著(r=0.435),与胱氨酸含量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r=0.410),与蛋氨酸含量呈弱负相关趋势(r=-0.308)。E2FB位点与硬脂酸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425)。结果提示E2JW位点有可能成为影响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关键词: 新疆褐牛 Leptin基因 外显子2 多态性 肉品质性状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GPR143基因一个新的SNP突变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本研究的实验动物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通过采用PCR-SSCP技术对GPR143基因外显子6核苷酸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SAS8.1软件最小二乘法分析其突变位点的遗传效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GPR143基因外显子6发生了突变,并形成三种基因型,在外显子6上得到AA、BB和AB三种基因型.在217 bp处AA基因型发生碱基突变,即G→T;AB基因型在229 bp处发生碱基突变,即C→T.通过对基因型与羊毛性状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后发现,BB基因型的光泽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GPR143基因外显子6的突变可能是影响羊毛光泽的重要位点.
关键词: GPR143基因 多态性 毛性状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哈萨克羊GDF9、ESR、BMPR-IB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了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GDF9、ESR、BMPR-I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说明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均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关键词: 哈萨克羊 GDF9基因 ESR基因 BMPR-IB基因 多态性


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Ⅱ E2JW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新疆褐牛Leptin基因与体尺的相关性,以42头成年健康的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Leptin基因外显子II E2JW多态性并与新疆褐牛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eptin基因E2JW具有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908、0.5238和0.2857。经测序发现:该位点T103C、C113T、C126G和T252A处存在突变。群体多态信息含量0.3727,属于中度多态、遗传杂合度0.4954,B等位基因是优势等位基因。与新疆褐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体高、十字部高均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BB基因型个体后腿围显著高于AB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II E2JW多态性与其体尺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新疆褐牛体尺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疆岳驴催乳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疆岳驴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间的关系,探寻可用于疆岳驴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随机选取120头疆岳驴,对疆岳驴的泌乳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运用PCR-SSCP方法对疆岳驴PRLR基因侧翼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PRLR基因在疆岳驴群体中存在2种基因型:AA和AB,A为优势等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RLR基因的碱基突变位置为g.29764584C>G,该突变为同义突变,没有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经关联分析,PRLR基因AB基因型个体平均日泌乳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在乳糖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疆岳驴PRLR基因突变与泌乳性状存在关联性,推测PRLR基因可以作为疆岳驴乳用型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之一。


西藏山羊DQA2基因多态性与血液免疫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山羊DQA2基因与血液免疫性状的关系。[方法]利用PCR-RFLP对西藏山羊DQA2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血液免疫指标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西藏山羊中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由3个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基因型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AB型和BC型(P<0.05),BB型中间细胞数目高于AB型和BC型,BB型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AB型和BC型,但均差异不显著。[结论]西藏山羊BB基因型是影响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重要因素,与血液免疫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抗病育种的遗传标记,也为后期的辅助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绵羊ZBED6基因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摘要:为了明确绵羊ZBED6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及其在群体间的差异,采用DNA快速测序法对特克赛尔羊与阿勒泰羊杂交后代进行多态性检测,为下一步分析该基因与产肉性状的相关性奠定基础,进而为绵羊产肉性状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结果显示:2个杂交群体在ZBED6基因编码区均存在两处多态性位点,2个位点发生的突变分别是位于第一外显子1723 bp的C→T突变和位于第一外显子2095 bp的A→G突变。这2个突变未导致氨基酸变化,为同义突变;经卡方检验分析,在C1723T位点,基因型TT在横交F2和回交F2群体中均表现为优势基因型,且T等位基因在2个群体中均为优势等位基因;2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接近2,说明此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分布均匀;横交F2、回交F2绵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8、0.36,为中度多态,遗传变异较大;2个群体的基因型分布不存在差异(P>0.05)。在A2095G位点,基因型AG在2个群体中表现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且分布均匀;2个群体PIC为0.36(横交F2)、0.40(回交F2),呈中度多态,基因型分布亦不存在差异。这表明在ZBED6基因上检测到的2个多态性位点与供试绵羊群体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毛细度性状关联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KRT27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细度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5的一段长度为122 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两种基因型AA和AB,存在两种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0.86和0.14,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3和0.07,表明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所研究群体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羊毛细度性状没有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KRT27基因 多态性 羊毛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