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多房棘球绦虫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特异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了1组基于E.m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3(NADH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E.m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109~101 拷贝/μL相关系数达0.998,灵敏度达10拷贝/μL;在特异性试验中,与其他病原虫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试验(组间和组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的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9份为E.m感染阳性。由此可见,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的快速检测、定量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棘球蚴(包虫)病预防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棘球蚴(包虫)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寄生虫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药物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寄生虫耐药风险的增加和不理想的控制效果,以及大面积药物的使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寄生虫病控制的研究方向逐渐向免疫预防转移。本文从棘球绦虫疫苗研制的策略,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的研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做一综述。在我国,EG95已经大面积接种绵羊用于囊性包虫病的控制。但泡球蚴病病原的传播是循环于犬,狐狸和狼等终末宿主和鼠类之间,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研制是泡球蚴病控制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 棘球蚴(包虫)病 疫苗研制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EG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房棘球绦虫—泡球蚴的体外培养研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1

摘要:按照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泡球蚴培养的培养基(RPMI-1640、M199和MEM)分为3组:Ⅰ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Ⅱ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MEM;Ⅲ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将泡球蚴在3种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以及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培养9 d的泡球蚴的成活率分别为:Ⅰ组90.10%、Ⅱ组50.25%、Ⅲ组22.03%;成囊率分别为:Ⅰ组57.12%、Ⅱ组63.15%、Ⅲ组48.17%;头节外翻率分别为:Ⅰ组98.28%、Ⅱ组88.65%、Ⅲ组75.50%。可见,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多房棘球绦虫泡球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泡球蚴的生长发育,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泡球蚴 体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