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牧压对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营养成分的变化,并从牧草营养变化角度寻找最佳放牧组合方式。按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个梯度进行试验设计,在放牧前和放牧结束时测定草地植物粗蛋白质、粗脂肪、NDF、ADF、Ca、P。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前各处理粗蛋白和粗脂肪均较放牧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放牧结束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显著(P<0.05),零放牧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极显著(P<0.01)。放牧前三个处理的NDF和ADF含量不在同一水平上,但仅表现在P<0.05水平上,放牧后,NDF和ADF在各处理下都略有增加,三个处理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放牧前,Ca和P含量在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放牧后,Ca含量在零放牧和适度放牧间差异显著(P<0.05),P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天山北坡中山带河谷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新疆畜牧业 》 2016
摘要:针对新疆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选择在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的山地草甸类型进行草地改良对比试验。通过选择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和最佳的补播时间以及松土补播方法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坡中山带河谷山地草甸类型草地通过补播改良,草地质量从中等提高到优等,质量提高了2等;草地产草量由年产鲜草724kg/667m~2增加到810kg/667m~2,提高了11.88%;投入与产出比补播改良区为1∶26,对照区为1∶27,对照区投入与产出略高于补播改良区。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山地草甸 补播改良 围栏封育 草地质量产量


天山北坡中山带草甸施肥试验示范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该文针对新疆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选择在天山北坡中山带草甸进行了草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的不同,对草地产量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施氮肥225kg/hm2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好。


天山、阿尔泰山不同草地类型草群养分评价
《草业与畜牧 》 2015
摘要:根据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南坡主要草地类型的分布特点,选择不同类型草地的典型分布区域布设监测样地,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地草群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类草地草群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5.54%;亚高山类天然打草场次之,达14.26%;阿尔泰山山地草甸类草地草群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4.62%;山地草甸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次之,分别为13.53%和13.14%;不同区域夏季放牧草场草群的粗蛋白含量一般都高于其他季节草场;天山北坡与阿尔泰山相同类型草地草群的养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不同放牧利用制度对草场植被养分含量有所影响。


施肥对新疆天山北坡多年生人工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13
摘要:对新疆天山北坡建立的2年龄混播人工草地组合设置不同水平追肥处理,研究了肥料种类与多年生牧草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用肥料利用效率最高为原则确定了该地区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施肥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按一定比例追施,混播人工草地生物量达到最高水平,红豆草+冰草+新麦草,红豆草+冰草+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红豆草+新麦草+老芒麦+披碱草分别增加产草量2 050.01 kg/ha,1 738.71 kg/ha,1 705.4 kg/ha,单独施用钾肥未能显著提高红豆草与禾本科混播组合地上生物量(P>0.01)。综合比较分析,初步确定氮、磷、钾混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


天山北坡中段及山前荒漠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研究
《草食家畜 》 2000
摘要:以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的基本资料为依据,对天山北坡中段人工草地的基本类型、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组合及建植管理等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并同时对各类人工草地的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天山北坡建立人工草地的技术体系。认为目前山区发展人工草地的潜力不大,在平原绿洲发展人工草地与山地草原畜牧业相匹配,是实现本地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