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天然草原(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新疆天然草原分类系统调整合并的探讨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出新的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参照2016年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结合现阶段林草融合机制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需求,草地类的名称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及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保持基本一致,并与国土三调土地分类标准相协调,取消亚类和组的分类;型的命名减少优势种数量的原则进行归并;面积小于平均值、仅分布局部地区、代表性不强的型归并到临近草地型或者删除;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种类组成的特有型保留.[结果]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的11类687个型,调整归并为9类106个型.[结论]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资源资料是30多年前形成的,之后未系统地开展全疆草地调查,实际的草地类、型或分布范围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本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草地资源本底数据的更新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新疆 天然草原 分类系统 归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效果评价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建设地点在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天山区和准噶尔盆地平原区,建设面积15000ha,其中天然草原围栏改良10666.7ha,人工饲草料地建设4333.3ha。评价采用样地样方选择、天然草原覆盖度测定、草层高度测量、产草量计算,天然草原围栏改良项目区通过实施围栏工程措施,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和草层高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产草量有了明显提高,围栏内较围栏外覆盖度增幅在67%~105.7%;草层平均增高5.2-6cm,增幅在35.3%~41.3%;产草量增加了2.7~4.8倍。人工饲草料地项目区,项目实施前4333.3ha天然草原干草产草1071500kg,项目实施后,年产苜蓿干草32640615kg,玉米6720147kg,玉米秸秆8809902kg,大幅度增加了饲草料来源,有效地缓解了项目区天然草原放牧的压力和草畜矛盾。

关键词: 天然草原 饲草料地 盖度 高度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相关技术的探讨

中国草地 2003 CSCD

摘要:就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疆 天然草原 退牧还草 相关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