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碳氮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探究草地利用方式对天山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C、N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刈割2种草地利用方式和4种海拔梯度(1 600、1 700、1 800、1 900 m),共8个试验区,采用样方法测定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6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刈割地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低于其他3个海拔(P<0.05),植被盖度均为海拔1 600、1 700 m显著高于海拔1 900 m,再显著高于海拔1 800 m(P<0.05),同海拔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800、1 900 m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随海拔升高禾本科逐渐减少,杂类草增多,刈割地禾本科最多;放牧地植被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刈割地植被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N含量在海拔1 800 m处最高(P<0.05),C∶N在海拔1 800 m处最低(P<0.05);放牧地凋落物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在海拔1 600 m最低(P<0.05),刈割地凋落物C含量和C∶N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山地草原放牧的植被和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和植被盖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高;刈割的植被和凋落物C∶N都与植被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现存量显著负相关(P<0.05),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刈割地,海拔升高对放牧地的植被优势群落影响更大,且海拔越高放牧地的植被和凋落物碳氮含量越少。


坡向对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草地植被多样性对坡向的响应规律,并分析其月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测定不同坡向(东坡、坡顶和西坡)、不同月份(6~9月)的草地植被多样性指数。【结果】(1)坡向对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小(P>0.05),而6月和9月西坡比东坡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显著增加了7.4%和10.9%(P<0.05)(2)不同坡向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以及坡顶和西坡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6和8月均高于7和9月,且基本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月份的响应不明显。【结论】植被多样性对坡向(东坡、坡顶、西坡)的响应较小,但其月动态变化显著。


坡向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坡向对山地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揭示植物群落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为对象,采用野外取样的方法,测定不同坡向(东坡、坡顶和西坡)、不同生长季时期(6~9月)草地群落特征。【结果】(1)冷蒿重要值在6~9月整体上表现出坡顶>东坡>西坡;针茅重要值在坡顶和西坡显著高于东坡的67.1%~673.7%(P<0.05),短柱苔草的重要值在6~7月表现出东坡≥西坡>坡顶。(2)在6月、8月、9月,东坡群落盖度比坡顶、西坡显著高了21.4%~36.1%(P<0.05),8~9月东坡群落密度显著高于西坡,7月的群落地上生物量在东坡显著高于西坡。【结论】坡向和生长季时期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的群落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