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模糊匹配)
6条记录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富的绵羊品种是我国宝贵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品种资源数量下降以及绵羊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充分保护和利用绵羊资源、提高生产性能,利用分子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主流。微卫星标记技术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虽在自动化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具有信息量大、分布广、多态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畜禽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卫星标记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的作用机制、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筛选及检测分析方法等,重点综述了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亲权鉴定、杂种优势推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绵羊 遗传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鉴定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关系的鉴定体系.试验选取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组合扩增,通过优化微卫星标记位点组合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等条件,建立了4组多重PCR体系,对多重PCR扩增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型分型,经PROSize3.0软件读取基因型分型结果,Cervus 3.0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鉴定特克塞尔×哈萨克级进F2代(特哈级进F2)和横交F2代(特哈横交F2)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特哈级进F2和特哈横交F2的等位基因数为180和140、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6.364和12.72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33和0.54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07和0.83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 IC)为0.783和0.803.对特哈级进F2和特哈横交F2两个品种70只候选亲本和64只候选子代的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亲子关系鉴定,结果表明:当双亲基因型未知时的累积排除概率(CE-1P)为0.9995和0.9997;当单亲基因型已知时的累积排除概率(CE-2P)均达到1.0000;双亲基因型已知的累计排除概率(CEPP)均达到1.0000.说明选择的11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较高的排除概率,适用于遗传分析和个体的亲子鉴定.利用微卫星标记建立的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亲子鉴定体系为分析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辅助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特克塞尔×哈萨克杂交羊 微卫星标记 多重PCR 亲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角陶赛特绵羊18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与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的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等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并研究这6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对无角陶赛特绵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新疆玛纳斯新澳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163只无角陶赛特绵羊羔羊血液,利用微卫星分型方法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非遗传因素对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然后选择基因效应显著影响的生产性状,用最小二乘方差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微卫星标记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4,5,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5,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698,这6个微卫星标记在该研究群体均表现中度或者高度多态,且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CSSM18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微卫星标记MNS19A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极显著影响2月龄胸围(P<0.01);微卫星标记BDKRB极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2月龄胸围、3月龄体质量(P<0.01),显著影响3月龄臀宽(P<0.05)。分析比较这3个微卫星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平均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不同基因型间的平均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可以作为无角陶赛特绵羊相应生长性状的分子筛选标记。

关键词: 无角陶赛特绵羊 微卫星标记 基因型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6个地方双峰驼遗传多样性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新疆阿克苏、和田、伊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阿勒泰、木垒6个地方共167峰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与遗传距离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结果:所使用的11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出高度多态性,每个座位上所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45 5和3.567 1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671 5~0.707 8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09 9~0.655 1之间,因此11个座位均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评估地方双峰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从不同地方资源来看,约有4.36%的变异来自群体间,95.64%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流平均值为5.486 9,说明各群体间存在或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各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较小,为0.123 8,平均遗传一致度较高(0.884 0),从而再次证明了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了聚类关系,其结果与双峰驼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关键词: 新疆双峰驼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陶赛特羊Carwell基因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体重和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 2012

摘要:据相关研究报道,在澳洲无角陶赛特羊18号染色体末端微卫星标记CSSM18和TGLA122之间的区域有控制其肌肉生长发育的Callipyge和Carwell基因。研究选择了微卫星标记CSSM18和TGLA122之间的TGLA122、LS33、ILSTS54、MCMA26四个微卫星标记,测定了新疆引进的澳洲无角陶赛特羊所产后代163只羔羊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指标,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上述4个标记在研究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了研究群体中4个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TGLA122的杂合度0.430 1,多态信息含量0.273 3,有效等位基因数1.376 1;微卫星标记MCMA26的杂合度0.482 4,多态信息含量0.366 0,有效等位基因数1.577 0;微卫星标记LS33的杂合度0.328 3,多态信息含量0.274 4,有效等位基因数1.378 0。微卫星标记TGLA122的3种基因型(AA/BB/AB)对90日龄母羔臀宽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微卫星标记MCMA26的3种基因型(GG/TT/GT)对60日龄母羔胸围和臀宽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微卫星标记LS33的2种基因型(EE/EF)个体的体重和体尺均无显著性差异;微卫星标记ILSTS54在该群体中无多态性。

关键词: 陶赛特羊 微卫星标记 生长发育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白绒山羊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经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研究了7个微卫星标记在2个南疆绒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并用SAS中GLM过程分析了抓绒量、抓绒体重、绒纤维平均直径、绒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净绒率和绒丛长度6个经济性状的标记效应及群效应。结果表明,在南疆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数为4~8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3186~0.7930,杂合度为0.3344~0.8175。抓绒体重和净绒率存在群效应,BMS 2782位点的A、CI、三个基因型和IDVGA 64位点的B基因型为绒丛长度的优势基因型,LSCV 13位点的B基因型为产绒量的优势基因型。

关键词: 南疆绒山羊 微卫星标记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