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母体外周血中游离DNA鉴定细毛羊胎儿性别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针对不同妊娠时期细毛羊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工作。首先对外周血浆/血清分别采用加热法和酚-氯仿法提取游离DNA。通过普通PCR扩增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ex determining region Y,SRY)和β-actin检测基因的目的片段。鉴于部分样品未扩增出SRY基因目的片段,设计2对内外引物,运用优化后的巢式PCR体系再次针对SRY目的基因展开特异性扩增。最后对每个妊娠时间段的鉴定结果和实际生产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准确率。结果表明:加热法和酚-氯仿法均成功分离提取出妊娠母羊外周血浆/血清中的游离DNA,并扩增出β-actin检测基因片段;SRY阳性样本扩增出了SRY目的基因片段和β-actin检测基因片段,SRY阴性样本只扩增出了β-actin检测基因片段;性别鉴定的平均准确率达到81.25%(19.5/24),SRY基因检出率与妊娠时间的长短呈正比。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外周血游离DNA检测细毛羊胎儿性别的非创伤性且高效低廉的产前诊断技术,但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应用PCR法和LAMP法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Mg2+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时间等影响PCR的因素,确定了适合现场应用的PCR反应体系;46枚胚胎现场的鉴定率为87%,移植妊娠率为28%,准确率为85%,证明建立的PCR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可用于生产。使用LAMP法对126枚常规胚胎和42枚性控胚胎现场鉴定,鉴定率95%,移植妊娠率33%,准确率88%,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应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法和LAMP法所鉴定同一样品的结果一致,说明在控制好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进行性别鉴定应用。


应用牙釉蛋白(AML)基因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牛牙釉蛋白(AML)基因定位于牛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域。实验根据牛X、Y染色体AML基因第五内含子上序列同源性只有45.1%以及X、Y染色体该区段之间存在多处碱基缺失的特点,合成了1对性别特异性引物。该引物经扩增后母牛只得到1条467bp的来自X染色体的扩增条带,而公牛能得到1条源自X染色体的467bp片段的扩增条带和1条源自Y染色体的341bp的扩增条带。经基因组DNA验证,该引物的公母鉴定准确率为100%,同时该对引物具有高度的牛特异性。定量分析AML基因引物的反应灵敏度,发现1次PCR(30个循环)能扩增出0.5ng的基因组DNA,2次PCR(共50个循环)能扩增出20pg的基因组DNA。将AML基因引物与SRY基因引物的反应灵敏度相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的高8~10倍。用AML基因反应体系鉴定了26枚优质胚胎,其中24枚有扩增结果,13枚鉴定为公牛,11枚鉴定为母牛。


连续多重PCR牛胚胎性别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摘要: 本实验以BOV97M序列和牛的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前者为雄性特异扩增,后者为雌雄共同扩增,以进行牛的性别鉴定。PCR扩增共进行43个循环,其中前11个循环为雄性特异扩增,在随后的33个循环中,再加入内标引物,即进行多重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到10pg级(约3个细胞)。


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根据牛酪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建立了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同时对常规PCR和巢式PCR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实用性进行比较。15头公牛、13头母牛的DNA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巢式PCR公牛可以扩增出205bp的SRY基因片段和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而使用常规PCR时公牛扩增出255bp的SRY基因片段和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403bp的酪蛋白基因片段,其性别鉴定结果和实际完全一致。由于巢式PCR只需10个细胞就可以在紫外透射分析仪下看到扩增结果,而常规PCR则需要20~30个细胞,所以胚胎性别鉴定时使用巢式PCR效果更好。试验采用巢式PCR鉴定了10个奶牛胚胎的性别,同时还对血清是否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SRY基因 常规PCR 巢式PCR 牛胚胎 性别鉴定


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根据牛SRY基因5'调控区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公牛特异的性别鉴定引物,根据牛酪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作为内标基因引物,建立了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同时对微量牛胚胎细胞DNA的提取方法、巢式PCR和常规PCR的灵敏度进行实验,以便建立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结果表明,设计使用的性别鉴定引物公牛特异,所有引物牛特异。煮沸法和反复冻融法都可应用于微量牛胚胎细胞DNA的提取。实验所使用的巢式PCR只要10个以上细胞就可看到扩增结果,适合在胚胎性别鉴定中使用。在建立了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后,鉴定了10枚奶牛胚胎的性别,目前已产下两头犊牛,其实际性别和鉴定结果相一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