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产后护理对母牛体况恢复和繁殖能力影响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产后母牛的繁殖状况,明确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选择饲养管理条件相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相同、不同胎次的围产期西门塔尔母牛,每批次护理组105头、对照组35头,3批次共计420头,进行产后护理对母牛体况恢复和繁殖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疫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恶露排放期、子宫复旧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5 d以下黄体、卵泡和46~60 d黄体发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5 d以下及46~60 d发情率、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1~90 d及91 d以上发情率、产后配种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护理模式对产后母牛的干预效果明显,可显著促进母牛产后体况快速恢复,促进了卵巢黄体、卵泡的发育,缩短了产后配种天数,提高了情期受胎率。


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对青年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健康、繁殖功能正常、膘情中等及以上的西门塔尔青年母牛150头,按照G-6-G法、GPE法和GPA法3种不同定时输精方案进行处理,测定其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体况评分等指标,评价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和体况评分对输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6-G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100%,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牛体况评分均以6分或7分居多,试验1组情期受胎率最高为56.52%,显著高于GPE组的50.00%和GPA组的49.02%;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同期发情率最低为92.31%,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7分试验组,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7.50%,极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试验组,显著低于体况评分7分试验组。说明G-6-G组定时输精方案最好,体况评分为6—7分时,同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较高,其同期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呈正比。


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对经产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用于规模化牛场的最佳肉牛定时输精方案,探究定时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膘情良好且子宫、卵巢发育良好的产后未观察到自然发情的不同胎次西门塔尔母牛111头随机分为试验1,2,3,4组,每组分别为30,28,28,25头,分别采用4种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双同期-11、G-6-G、GPE和GPA法)进行处理,测定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产后空怀天数、体况评分(BCS)等指标,用于评价不同方案的输精效果,同时分析了不同胎次和体况评分对输精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试验1组(双同期-11法)情期受胎率最高,为68.97%,显著高于其他组的41.67%~48.15% (P<0.05);体况评分5分组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16.67%,与体况评分7分组差异显著(P<0.05),与体况评分6分组差异极显著(P<0.01);3胎次及以上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5.29%,与1,2胎次组差异显著(P<0.05),且2胎次发情头数最多.说明试验1组(双同期-11法)定时输精方案效果最好,体况评分为6~7分的母牛情期受胎率较高,且胎次对定时输精效果影响较为明显.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