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地区不同绵羊品种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调查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了调查新疆地区规模化羊场不同品种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of sheep,MO)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Sheep Mycoplasma pneumoniae,MP)ELISA检测试剂盒,对新疆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和北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的4个绵羊品种共1628只未免疫羊只的血清样本进行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个地区不同绵羊品种均存在MO感染.伊犁地区绵羊MP-抗原(Ab)阳性率为20.29%、MP-抗体(Ab)阳性率为16.62%,其中哈萨克羊MP-Ag阳性率为20.04%、MP-Ab阳性率为23.22%;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为20.61%、MP-Ab阳性率为8.30%.巴州地区绵羊MP-Ag阳性率为14.42%,MP-Ab阳性率为14.65%,其中巴音布鲁克羊MP-Ag阳性率为17.91%、MP-Ab阳性率为18.65%,杜泊羊MP-Ag阳性率为11.08%、MP-Ab阳性率为11.08%;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为14.70%、MP-Ab阳性率为13.23%.血清学结果表明,绵羊支原体感染在新疆南疆巴州地区和北疆伊犁地区的规模化羊场的不同绵羊品种中均普遍发生.不同地区不同绵羊品种中绵羊支原体肺炎抗原检出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新疆本地绵羊品种绵羊支原体肺炎抗体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同一地区的外来引进品种.本研究为评估绵羊肺炎支原体在新疆的流行情况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免疫与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对Beagle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Beagle犬免疫细粒棘球绦虫EgM家族的2个重组蛋白(EgM9和EgM123)及人工反复感染原头蚴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并未引起血液各项指标出现差异;感染引致极小部分指标出现显著差异,与免疫相比结果同之。提示EgM蛋白作为候选疫苗是安全的,驱虫药物的反复服用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暗示免疫和反复感染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之间未发现确切的统计学关联性,且侧面印证了Beagle犬在封闭饲养环境下已经形成了生长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Beagle犬 免疫 感染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羊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
《中国动物检疫 》 2017
摘要:[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拉合尔钝缘蜱的鉴定及其感染绵羊的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诊拉合尔钝缘蜱种属及其感染绵羊的情况,在新疆鄯善县各乡镇(包括四镇、五乡)采集的软蜱(n=67277),借助扫描电镜进行了超微鉴定,结合病原学方法调查了感染当地绵羊的状况。结果经形态超微鉴定该软蜱为拉合尔钝缘蜱;在调查的各乡镇绵羊(n=2 408)中感染拉合尔钝缘蜱的有1 734只,感染率为72.07%,其蜱指数为25~64个(平均蜱指数约28个)。该文首次对鄯善县绵羊感染的软蜱类进行超微鉴定,可为当地养殖羊业的健康发展及有关软蜱传播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实验参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