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断奶前后非特异病原性腹泻羔羊生长生理及肠道菌群差异性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羔羊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营养改变、环境应激等多因素互作所致的新生和断奶时期危害羔羊生长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对断奶前后腹泻羔羊的生长生理与肠道菌群变化与其同期健康羔羊进行比较.为不同生长阶段羔羊腹泻的针对性防治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在对羔羊腹泻进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断奶前(31—4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断奶后(60—7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分成4组进行生长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测定.采集直肠粪样,用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比较分析.[结果](1)断奶前健康与腹泻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腹泻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且腹泻羔羊的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也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2)断奶前腹泻羔羊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白细胞总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尿素氮、肌酐、磷、血糖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炎性因子IL-4、IL-6、IL-8显著高于健康羔羊.(3)断奶后健康羔羊与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共有OTUs占比较断奶前上升近一倍.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健康与腹泻羔羊的肠道菌群PCoA分布差异显著(Weighted UniFrac Adonis和Anosim检验水平,P<0.05),而断奶后组间差异不显著.门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黏胶球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显著升高(P<0.05),而艾克曼菌属、脱硫弧菌属和丁酸弧菌属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瘤胃球菌属显著下降(P<0.05),而脱硫弧菌属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前腹泻羔羊主要发生蛋白质和血脂降低;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的生理变化以尿素氮、肌酐和血糖等指标的下降为特点.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失调变化明显;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炎症反应等变化明显.这些差异可能与断奶所引起的日粮组成结构和环境因素改变密切相关.


不同断奶日龄羔羊瘤胃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日龄的湖羊羔羊瘤胃组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瘤胃乳头超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羔羊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提供瘤胃生长发育的依据。选择新生湖羊羔羊24只(初生重:2.80 kg±0.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30日龄早期断奶组(EEW-30)、45日龄早期断奶组(EW-45)和60日龄常规断奶组(NW-60)。在各断奶日龄及75日龄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体重及瘤胃空重,计算瘤胃相对重量;采集瘤胃组织进行显微及超微形态学测定。结果显示:(1)EEW-30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组与NW-60组断奶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羔羊瘤胃相对重量与其体重变化规律相同。(2)光镜下可见:断奶时,EEW-30组瘤胃壁厚度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EW-45组与NW-60组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EW-45组羔羊瘤胃壁厚度显著高于NW-60组(P<0.05)。断奶时EEW-30组瘤胃乳头较短小,极显著短于NW-60组(P<0.01),EW-45组也显著短于NW-60组(P<0.05)。断奶时瘤胃乳头宽度和面积在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在75日龄时也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3)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EW-30组断奶时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ruminal micro-papillae)数量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与NW-6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试验结果显示,断奶时羔羊瘤胃形态结构在EEW-30与NW-60组间差异明显,而EW-45与NW-60组较为接近,瘤胃微乳头状结构也呈相同变化趋势。提示45日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不同月龄断奶对英纯血马驹行为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英纯血马驹断奶应激行为最少的适宜断奶月龄.[方法]选用15对英纯血马驹和它们的母马,根据断奶年龄马驹被分成6,7和8月龄3个组.采用群组突然断奶法通过摄像机观察马驹断奶前3 d、断奶当天和断奶后8 d的15个行为,统计所有行为并应用R2.14.2语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断奶前相比,所有马驹断奶当天和断奶后的饮水、排尿、小跑和侵略行为频率都有所增加,而站、躺和个人翻滚的行为有所下降,其中断奶当天排尿、排便、相互踢打行为频率显著高于断奶前和断奶后(P<0.05),而饮水行为显著高于断奶前(P<0.05).与7和8月龄马驹相比,6月龄马驹所表现出来的断奶应激行为最少.[结论]采用群组突然断奶法时,6月龄是英纯血马驹较合适的断奶年龄.


断奶应激对母马血液生化和激素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断奶应激对母马血液生化和激素的影响,选择15匹断奶马驹的英纯血母马,测定母马断奶前、断奶当天和断奶后10个血液指标。根据断奶马驹月龄和母马年龄分别对母马测定指标进行R2.14.2语言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当天所有母马葡萄糖(GLU)含量都显著高于断奶前(P<0.05);断奶当天,7月龄和8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低于断奶前(P<0.05),而6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6~9岁母马在断奶当天白蛋白(ALB)含量最高,游离脂肪酸(FFA)和皮质醇(COR)含量最低,其中游离脂肪酸(FFA)与断奶前差异显著,皮质醇(COR)和白蛋白(ALB)与断奶后差异显著(P<0.05),而10~13岁母马的白蛋白(ALB)、游离脂肪酸(FFA)和皮质醇(COR)含量在断奶前后差异都不显著。由此可知在马驹断奶时应重点关注6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和10~13岁母马。
断奶前后母马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草食家畜 》 2014
摘要:为了减少母马断奶应激反应,本试验选用11匹6~13岁母马为研究对象,采用突然断奶法将母马和马驹分开,测定断奶前后母马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断奶当天母马血清中的葡萄糖(GLU)含量最高(5.45±0.65 mmol/L);第2组(10~13岁)组母马的尿素氮(BUN)含量比第1组(6~8岁)组母马显著升高(P<0.05),其他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从而说明母马血清葡萄糖(GLU)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母马处于应激状态的辅助性指标。


不同肉牛品种断奶后育肥试验
《草食家畜 》 2006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3月龄的美国褐牛与新疆褐牛F1 8头为试验1组、新疆褐牛10头为试验2组、西门塔尔牛5头为试验3组。断奶后进行120天的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体尺增长速度试验2组的比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快,试验1组与试验3组体尺增长速度无差异;体重:试验1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的总增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试验1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