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移植方法和培养液对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小鼠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移植方法和培养液对显微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鼠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 ,进行单、双侧输卵管移植 ,受体的妊娠率分别为 34.4 %和 37.5 % (P>0 .0 5 ) ,差异不显著 ;但仔鼠成活率分别为 83.6 %和 97.2 % (P<0 .0 5 ) ,差异显著。用 M2和改良的 M2培养液作为显微注射及移植工作液 ,体外培养的囊胚率分别为 17%和 35 % (P<0 .0 1) ,差异极显著 ,体内发育的情况也与这一结果相似 ,妊娠率分别为 35 .9%和 6 2 .5 % (P<0 .0 5 )。表明改良的 M2培养液的成分结构更适合小鼠胚胎发育的要求。


显微注射生产转人胰岛素原基因奶山羊
《中国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构建的绵羊β-乳球蛋白基因 ( BLG)调控人胰岛素原基因的重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奶山羊。同期化超排处理供体奶山羊 1 5只 ,排卵 2 62枚 ,回收卵 2 2 1枚 ,移植 2 0 6枚注射卵 ,移植受体 68只 ,怀孕2 1只 (妊娠率 3 3 % ,其中成年母羊妊娠率为 58.62 % ,周岁母羊为 9.4 % ) ,产羔 3 3只 ,其中母羔 8只 ,公羔 2 5只。经 PCR检测及酶切分析 ,证明有 5只为阳性 ,阳性整合率为 1 5.1 5% ,但 5只全为雄性


超排处理奶山羊获得可注射受精卵
《黑龙江动物繁殖 》 1999
摘要:通过对奶山羊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同期发情及超排处理发现.季节对奶山羊的超排效果影响不大.在注射LH后50-54h是奶山羊原核注射的最佳时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