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杂交后代(模糊匹配)
5条记录
安格斯牛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的研究

草食家畜 2022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安格斯牛资源,加快高档肉牛的饲养,我们研究了安格斯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利用皮埃蒙特、利木赞和西门塔尔牛的冻精杂交改良安格斯牛,筛选最佳杂交组合.通过试验结果得出:与纯种安格斯犊牛相比,利用皮埃蒙特、利木赞、西门塔尔与安格斯杂交产生的杂交F1代的公母犊牛的初生重,90日龄,120日龄,18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0.05),其中180日龄母犊体重分别为皮杂214.96±14.16 kg,利杂204.30±18.38 kg,西杂211.38±24.09 kg均显著高于纯种安格斯母犊190.17±11.75 kg(<0.05);180日龄公犊体重分别为皮杂242.79±20.93 kg,利杂234.85±28.89 kg,西杂223.50±23.35 kg均显著的高于纯种安格斯公犊的199.29±2.41 kg.利用皮埃蒙特和安格斯牛品种间杂交效果最好,可显著改善安格斯牛生产性能,这将为提高安格斯牛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牛肉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格斯牛 种间杂交 杂交后代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和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脂尾重极显著低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熟肉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失水率显著低于本地绵羊(P<0.05);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分别比本地绵羊羔羊提高2.12%(公)、3.13%(母)、7.28%(公)、3.48%(母)、23.65%(公)、16.90%(母).说明杂交后代羔羊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羊肉品质更加符合现代人民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杜泊羊 和丰本地绵羊 杂交后代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在伊犁河谷放牧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对伊犁河谷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观察,对其采食情况、生理常数、血液常数、生长情况、耐粗饲、耐热性能及发病情况进行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杂交F1代、F2代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5.84 kg和36.44 kg;6月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13.79 g和620.99 g,生长较好;12月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39.62 g和271.59 g,生长发育较差;呼吸、心率、体温常数、血液常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F1代、F2代均鲜见发病。

关键词: 美国瑞士褐牛 新疆褐牛 杂交后代 放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夏季天然草场放牧加补饲对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体重、体尺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选健康、发育正常的4月龄左右的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16头,经配对后(t检验差异不显著)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每天分别补饲0、1kg精料。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补饲未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犊牛在饲喂试验14、28、42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P>0.05)。与放牧组相比,放牧加补饲组14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2.93%、4.19%、2.18%、0.48%、3.35%;28d时体重、体高、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3.9%、3.62%、2.55%、1.31%;42d时体重、体高、体斜长及胸围分别提高5.49%、2.05%、3.05%、1.26%。随放牧时间的延长,0~28d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均逐渐增加,但在28~42d期间,放牧组、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几乎没有增加。结论:在天然草场少雨、牧草干旱的放牧条件下,仅靠7-9月天然草场不能发挥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此条件下,为充分发挥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8-9月牧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应加大精料补饲量。

关键词: 天然草场 放牧 补饲 褐牛 杂交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角陶赛特羊与巴音布鲁克羊杂交后代羊毛品质分析

草食家畜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全身被毛白色,基本同质,属半细毛短毛品种,羊毛细度范围56—58支,羊毛可利用价值较高。巴音布鲁克羊为粗毛品种,体躯毛为白色,头颈部毛为黑色,被毛异质,羊毛细度未见资料报道。在利用陶赛特羊(T父本)与巴音布鲁克羊(M母本)进行经济杂交试验后,除杂交后代(TM)的产肉性能取得了明显的杂交优势外(参阅其它试验结果),羊毛品质也得到了改善。杂交一代的绒含量明显提高,比例由母本54.67%提高到78.15%;干死毛比例由45.33%降低到4.81%;两型毛比例由父本的100%降低到17.04%。虽然杂交后代羊毛还未达到同质,但与母本巴音布鲁克羊相比,大大提高了羊毛工艺性能和利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养羊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羊毛品质 杂交后代 细度 类型 无角陶赛特羊 巴音布鲁克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