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牧压对天山北坡山地草甸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营养成分的变化,并从牧草营养变化角度寻找最佳放牧组合方式。按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个梯度进行试验设计,在放牧前和放牧结束时测定草地植物粗蛋白质、粗脂肪、NDF、ADF、Ca、P。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前各处理粗蛋白和粗脂肪均较放牧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放牧结束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显著(P<0.05),零放牧与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间差异极显著(P<0.01)。放牧前三个处理的NDF和ADF含量不在同一水平上,但仅表现在P<0.05水平上,放牧后,NDF和ADF在各处理下都略有增加,三个处理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放牧前,Ca和P含量在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放牧后,Ca含量在零放牧和适度放牧间差异显著(P<0.05),P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牧压对蒿类半灌木荒漠草地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16
摘要:为了揭示蒿类半灌木荒漠草地在利用季节内其草群养分的变化,寻找出放牧对草群养分的影响,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不同牧压下草群植物粗蛋白质、粗脂肪、ADF、NDF、Ca、P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春季放牧期间,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处理下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呈上升趋势,零放牧处理呈下降趋势,且春季放牧后,适度放牧与重度放牧间差异显著(P<0.05),秋季则相反;(2)春季放牧对草群NDF和ADF影响不大,秋季放牧对NDF影响大于ADF;(3)春季重度放牧对草群P含量影响大于对Ca含量的影响,秋季Ca含量极度下降,属于损耗期。


牧压对草地植物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放牧、轻度放牧(1.13羊·hm-2)和重度放牧(1.95羊·hm-2)3个牧压下天山北坡草原化荒漠草地植物粗蛋白、粗脂肪、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春季和秋季放牧后,不放牧草地的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下降。春季放牧后,轻度和重度放牧处理的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比春季放牧前略高,而秋季放牧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秋季放牧前;2)春季和秋季放牧前后,土壤容重变化均不大;春季重度放牧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且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放牧后,轻度和重度放牧处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秋季放牧前相比略有降低。3)从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变化来看,1.13羊·hm-2轻度放牧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放牧强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