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牧民定居(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新疆阿勒泰市四个典型牧民定居点牧民经济收入对比分析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目的]比较新疆阿勒泰市4个典型牧民定居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状况.[方法]以地处阿勒泰市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乌勒革村、巴里巴盖乡、北屯市等地的4个典型牧民定居点为调查区,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数据,分析牧民定居前后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结果]巴里巴盖乡2817、阿苇滩镇640台地、红墩镇、萨尔胡松乡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均有显著(<0.05)增加.而北屯市定居牧民定居前后总收入及人均收入无显著差异(>0.05).[结论]除了北屯市牧民定居点外,阿勒泰市4个牧民定居点的牧民定居后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关键词: 阿勒泰市 牧民定居 经济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阿合奇县不同牧民定居点社会效益分析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目的]比较阿合奇县5个典型牧民定居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状况.[方法]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阿克翁库尔村、国营马场博孜塔拉村、哈拉奇乡阿合奇村、阿合奇镇佳朗奇村、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等五个乡典型定居村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数据,分析牧民定居前后的社会效益变化情况.[结果]阿克翁库尔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53下降至0.36,定居后生活水平从温饱提高到富裕,博孜塔拉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51下降至0.37,定居后生活水平从温饱提高到富裕,阿合奇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6上升至0.48,牧民恩格尔系数与定居前均无显著差异,佳朗奇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2下降至0.41,牧民恩格尔系数与定居前均无显著差异,色帕巴依村的恩格尔系数从0.46下降至0.28,定居后牧民生活质量从小康提高到最富裕.[结论]阿合奇县牧民定居的社会效益显著,定居牧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 阿合奇县 牧民定居 社会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牧民定居发展潜力探讨

草食家畜 2014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和当前面临的挑战来说明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重要意义,回顾新疆牧民定居工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结合当前新疆牧民定居的发展目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潜力,得出在当前综合条件下,新疆继续进行牧民定居的潜力数量在13万户左右,其他牧户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分流的结论。

关键词: 新疆 牧民定居 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的思考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摘要: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是关系新疆边防稳固,民族团结,牧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边境牧区牧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特点,提出持续推进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边境 牧民定居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托里县牧民定居现状与定居模式探讨

新疆畜牧业 2011

摘要:关注新牧区的发展现状,研究牧民的定居、生产、生活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塔城地区托里县"十二五"畜牧业规划为依据,分析当地游牧民定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牧民定居 问题 模式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在新疆牧区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在草原生态建设和牧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可解决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草地禁、休牧后牲畜饲草问题;改变牧区传统的放牧方式,实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减轻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改变草地生态环境;为牧民定居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使牧民安居乐业,提高牧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关键词: 人工饲草料地建设 牧民定居 生态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及牧民定居示范工程信息平台的建设

农业网络信息 2010

摘要:阐述了"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及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信息平台系统的设计、特点及信息采集与维护等情况,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使中日双方项目组对项目的进展有了直接的了解,同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态保护 牧民定居 信息平台 网站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与新牧区建设方案

草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据此做了系统分析,从牧民定居工程进展、饲草料生产能力、草场利用制度、牧民定居后的效益4个方面揭示了当前牧民定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乌昌地区新牧区建设的目标、牧民定居点建设、养殖小区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地生态建设方面的建设方案,使牧民定居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牧民定居 新牧区 养殖小区 草料基地 草地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民定居点冷季舍饲生产典型户技术经济初步分析

草食家畜 2000

摘要:通过对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牧民定居点1户牧民连续两年(1998—1999)的技术推广及跟踪调查,应用三元种植结构、青贮饲料、饲养标准化、塑膜暖棚、冬羔生产等多项技术集成,实现冷季舍饲 120d,每公顷土地舍饲规模达到 25.9 只绵羊单位。细毛羊全部产冬羔,繁殖成活率达到 125%,每只生产母羊净产值达到 170. 62元,比纯放牧的春羔生产牧户分别高 37. 5%和71%。牧民家庭收入两年分别达到3453, 4元和4230.12元。

关键词: 牧民定居 技术集成 三元结构 冬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羔生产技术研究

草食家畜 2000

摘要:本文对天山北坡中段牧民定居点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模式下的冬羔生产过程中母羊妊娠、产羔、营养补饲、冬羔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冬羔的繁殖成活率和初生重(P<0.01)分别比春羔高13.4%、22.8%。②冬羔平均断奶体重(P<0.01)和6月龄平均体重(P<0.05)分别比春羔高28.7%、10.9%,冬羔10月龄平均体重达到50kg以上。③每只冬羔创造的经济价值比春羔高 34. 1%。

关键词: 冬羔生产 牧民定居 冷季舍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