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疫苗(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羊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羊常见多发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其中A型和D型是Pm最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巴氏杆菌病患羊临床症状以高热、肺炎、顽固性腹泻、关节炎、精神沉郁、高死亡率等为主,是当前致哺乳期羔羊死亡的最主要疫病,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巴氏杆菌病的深入研究及报道甚少。本文对羊巴氏杆菌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巴氏杆菌病 血清型 流行病学 诊断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兽医导刊 2019

摘要: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的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畜共患病,也是我国目前患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做好预防措施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当前RABV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检测技术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与检测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2015

摘要:病毒样颗粒(VLP)具有与真实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结构,能引起免疫应答但不具有感染性。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的RNA病毒,其结构蛋白可组装成VLP,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对口蹄疫病毒VLP的免疫机制、表达系统及应用、口蹄疫病毒VLP作为抗原在诊断和疫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蹄疫病毒 病毒样颗粒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舌病病毒蛋白结构与疫苗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2015

摘要:蓝舌病(Bluetongue,BT)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IE)规为的多种动物共患疫病,严重危害着全球畜牧业的经济发展,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预防该病。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该病毒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牛、羊、鹿等易感反刍动物进行传播,可引起易感动物的出血性传染性疾病。BTV的10个双股RNA基因片段编码7种结构蛋白(VP1~VP7)和5种非结构蛋白(NS1、NS2、NS3、NS3α和NS4)。其中BTV双层蛋白衣壳中,外壳蛋白VP2和VP5是BTV型特异性抗原,内壳蛋白VP3和VP7含有BTV群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本文概述与总结了上述蛋白的结构、功能与研究情况和对目前国内外BT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及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病毒蛋白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用布鲁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布鲁菌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疫苗免疫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动物布鲁菌病的措施之一,用于羊布鲁菌病防控有多种疫苗,如S19、RB51、Rev.1等,每种疫苗均各有利弊。现今,众多研究者也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积极研究DNA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论文就羊用布鲁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羊布鲁菌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疫苗 预防 家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疫苗免疫牛群监测与诊断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

摘要:通过对免疫A19株疫苗的奶牛群监测,在被检牛血清SAT检测阳性的奶牛乳样中培养分离到疑似布鲁氏菌,经染色及显微镜下观察到布鲁氏菌并诊断。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 免疫 牛群 监测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虫病诊断技术与预防疫苗的研究进展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3

摘要:目的综述目前包虫病相关研究的进展。方法从包虫病流行现状、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及生活史、包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包虫病预防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诊断新技术的建立提供了机遇,也促使包虫病患者早期诊断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包虫病中间宿主预防性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能够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但仍需进行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以推进疫苗早日进入临床。结论彻底消除包虫病的传播还很困难,故在包虫病控制中还应该采取措施抑制终末宿主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E.g)成虫虫卵的产生,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提早发现病原,从而减少地方性包虫病的流行。

关键词: 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 诊断技术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观察

动物医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吐鲁番地区专业养猪场的商品代仔猪,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瘟(CSF)两种活疫苗分别或同时进行免疫,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程序试验组的PRRS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呈上升趋势,抗体差异不明显。PRRS疫苗以1头份、3头份和5头份接种仔猪,不同剂量试验组PRRS免疫抗体也呈上升趋势。在仔猪134日龄时,7个试验组的仔猪PRRS免疫抗体都是阳性。本试验结果证实,仔猪在21日龄时,同时接种1头份的PRRS和猪瘟疫苗,有效免疫期可达到134日龄,在仔猪出栏之前能有效预防PRRS和CSF。

关键词: 仔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瘟 疫苗 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头蚴病保护性基因的分离与表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与表达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基因45m,确定其免疫原性及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通过对绦虫同源基因序列分析设计引物,运用RT-PCR的方法,首次从绵羊多头绦虫的幼虫阶段分离到新的基因45m,将其克隆到pET41b表达载体中,获得了含正确读码框的重组质粒,将表达蛋白初步运用于动物免疫试验。结果45m基因长度为698bp,编码232个氨基酸。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63kD,表达产量可达100~120mg/L。其蛋白序列与已知抗羊带绦虫(45W)和牛带绦虫保护性抗原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5%。本动物绵羊的免疫接种试验表明该蛋白可有效激起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其抗血清可以与多头绦虫的成虫和幼虫抗原总蛋白在63kD处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45m蛋白可能具有较强抗原性,该蛋白在虫体的成虫和幼虫阶段均有表达,推测认为45m可能成为多头蚴病的候选疫苗

关键词: 绵羊多头蚴病 保护性基因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菌病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07

摘要:布鲁菌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我国25个省(市、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菌病在多数疫区明显有回升趋势。2005年全国新发病19 664人,发病率为1.504/10万,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布鲁菌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引起人的波状热和慢性感染以及动物睾丸炎和流产等,直接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从多种海洋哺乳动物(海豹、海豚、鲸等)中也分离出布鲁菌。通过DNA同源性比较,发现海洋与陆地哺乳动物布鲁菌DNA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布鲁菌分子结构的研究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和控制布鲁菌病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布鲁菌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布鲁菌的抗原分子生物特性、布鲁菌病的检测方法和布鲁菌病疫苗的现状等方面对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脂多糖 外膜蛋白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