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褐牛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新疆褐牛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不同居群(杂交类型)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新疆褐牛的4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在192个个体扩增得到7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9。4个新疆褐牛群体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716 2,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95 4,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较高,4个群体8个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73 6、0.622 0、0.626 5和0.541 3。群体基因流BM2133位点最大(7.096 5),BM1824位点最小(2.112 8),各位点平均基因流为4.008 9,4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4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5.87%,另外94.13%的遗传变异由个体间的差异产生。基因流不是主导新疆褐牛种群遗传结构的关键因素。聚类分析显示4个群体可按遗传距离分为两类。【结论】新疆褐牛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作为育种材料培育牛的新品种与新疆褐牛新类型。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群体遗传变异 微卫星位点 多态信息含量 杂合度 等位基因数 遗传结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