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后备种公羊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日增重350 g试验饲粮,其中A组日粮中粗饲料添加苜蓿,B组添加玉米秸秆,C组添加棉花秸秆,D组添加苜蓿和棉花秸秆,E组添加苜蓿和玉米秸秆,F、G、H组添加不同比例苜蓿、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G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1),显著高于F组(P <0.05);A、B、E、H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1);F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 <0.05)。(2)A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C组(P <0.01),显著高于D组(P <0.05);G组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D组(P <0.05)。(3)A组饲粮单价最高,C组单价最低,饲料单价如下趋势:A组>E组>G组>H组>F组>D组>B组>C组,饲料总成本趋势与饲料单价趋势基本相同。(4)增重收益中A组最高,C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5.76%;经济效益G组最高,D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4.46%。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玉米秸秆:棉杆为12:24:13调配日粮时,经济效益最优,为265.43元/只。


体外产气法对苏丹草与棉秆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了探讨苏丹草(Sudan Grass,SG)与棉秆(Cotton Straw,CS)在瘤胃发酵中的组合效应,本研究将苏丹草与棉秆以100:0、75:25、50:50、25:75、0:100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利用瘤胃液体外发酵技术,分析GP(产气量)、pH值、瘤胃液NH3-N(氨态氮)和VFA(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评价产气量组合效应以及综合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苏丹草和棉秆比例为50:50和25:75时,产气量与产气速率较高.(2)24~72 h阶段50:50和25:75组的组合效应均为正值,且25:75组的组合效应值最高.(3)苏丹草与棉秆不同比例的组合中,25:75的组合产生的组合效应最高.


棉花秸秆与苜蓿干草之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为探讨棉花秸秆(Cotton Stalks,CS)与苜蓿干草(Alfalfa Hay,AH)间的组合效应,本研究将苜蓿干草与棉花秸秆以100:0、75:25、50:50、25:75、0:100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GP(产气量)、p H值、瘤胃液NH3-N(氨态氮)和VFA(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评价产气量组合效应以及综合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从产气量角度来看,各时间点的不同组合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72h为例,其中75%苜蓿组最高,100%棉杆最低,整体上随着棉杆的增加,产气量逐渐降低,但4h~24h,50%棉秆产气量最低。2)从产气量组合效应来看,25:75组和75:25组产生了正组合效应,25:75组合效应整体高于后者,而50:50组则产生负组合效应,另外,3种比例之间组合效应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3)VFA中,丙酸和戊酸随着棉杆比例增加苜蓿比例减少而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1),另外,不同组合之间乙/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VFA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综合组合效应差异也不显著,单项分析来看,VFA浓度呈现正组合效应,NH3-N浓度表现出负组合效应。


体外产气法对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新疆畜牧业 》 2017
摘要:为了探讨苜蓿干草(Alfalfa Hay,AH)与小麦秸秆(Wheat Stalk,WS)在瘤胃发酵中的组合效应,本研究将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以100∶0、75∶25、50∶50、25∶75、0∶100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利用瘤胃液体外发酵技术,分析GP(产气量)、p H值、瘤胃液NH_3-N(氨态氮)和VFA(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评价产气量组合效应以及综合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苜蓿含量的减少,产气量和产气速率逐渐降低;从产气量组合效应来看,25∶75组合效应整体高于其他组合,三种比例之间组合效应的差异显著(P<0.05);25∶75组各种VFA的组合效应都为正值,其中,乙酸最高,且丙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差异显著(P<0.05);25∶75的综合组合效应最高,达0.39。


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与尿素问的组合效应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不同组合体外发酵特性及组合效应.[方法]以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为发酵底物,按5.2∶1、6.9∶1、8.6∶1、10.3∶1和12.1∶1不同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法记录不同组合在0、2、4、6、8、12、24、36、48、72和96 h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并测定发酵液NH3 -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与尿素所有组合时均产生正的组合效应,且组合效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面减弱.[结论]NDF与尿素最大正组合效应均发生在12.1∶1,整个发酵时间内,NDF/尿素分别为6.9∶1、8.6∶1和12.1∶1正组合效应显著(P<0.05).


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与尿素间的组合效应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不同组合体外发酵特性及组合效应。【方法】以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为发酵底物,按5.2∶1、6.9∶1、8.6∶1、10.3∶1和12.1∶1不同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法记录不同组合在0、2、4、6、8、12、24、36、48、72和96 h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并测定发酵液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与尿素所有组合时均产生正的组合效应,且组合效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结论】NDF与尿素最大正组合效应均发生在12.1∶1,整个发酵时间内,NDF/尿素分别为6.9∶1、8.6∶1和12.1∶1正组合效应显著(P<0.05)。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