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羊驼(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简述羊驼的外貌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

新疆畜牧业 2024

摘要:本文介绍了羊驼的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从羊驼的毛用、肉用、皮用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休闲观光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方面进行了价值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羊驼、科学认知羊驼,为广大羊驼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驼 外貌特征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羊驼毛纤维直径与单纤维强力的回归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羊驼不同部位的平均纤维直径(MFD)与单纤维强力(SFS)进行分析,建立二者间的最优回归模型,为羊驼毛生产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采集了羊驼6个部位共150份毛样,进行纤维直径、单纤维强力的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羊驼平均纤维直径为28.18μm,单纤维强力为9.68 cN,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分别得到适用于颈部、侧部、股部、背部和腹部的最优回归模型:MFD=exp(3.541-34.669/SFS),MFD=17.968-232.848/SFS,MFD=exp(3.027-22.345/SFS),MFD=exp(3.181-27.074/SFS),MFD=0.416SFS-1.013,而适用于羊驼整体的最优回归模型为MFD=0.187SFS1.182。说明可通过羊驼整体的最优回归模型利用MFD简单评价SFS。

关键词: 羊驼 纤维直径 单纤维强力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毛色羊驼毛品质的差异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毛色间(白色、黑色、驼色、棕色、其他)毛品质性状的差异,为羊驼选育提供参考数据。对275只具有不同被毛颜色的羊驼进行毛样采集,并且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对平均纤维直径、白度、亮度、黄度、毛丛自然长度、单纤维强力和断裂伸长百分比存在着极显著影响(P<0.01);驼色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最小、毛丛自然长度最大,白色羊驼毛的白度、亮度和断裂伸长百分比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黑色、驼色、棕色、其他毛色羊驼毛的平均纤维直径与单纤维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颜色羊驼毛的亮度与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白色、驼色羊驼毛的黄度与白度、亮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黑色羊驼毛的黄度与白度、亮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驼色和白色羊驼毛更为优质,在实际生产中可将驼色和白色被毛作为选育目标,或扩大驼色被毛和白色被毛羊驼的数量,并且在改善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的同时兼顾纤维强力、亮度、白度性状的选育,达到平衡育种,以期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羊驼毛。

关键词: 羊驼 被毛颜色 毛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岁羊驼不同取样部位对毛品质的影响及相关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羊驼不同部位毛性状的差异性及取样部位与羊驼毛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实验选取天津羊驼养殖场30只周岁母羊驼,分别从颈、肩、侧、股、背、腹6个体表部位共采集180份毛样,测定纤维直径、长度、单纤维强力、断裂伸长率、无髓毛含量、有髓毛含量,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且背部毛最细(20.92μm),肩部毛丛最长(128.83 mm),腹部单纤维强力最大(6.12 cN),背部无髓毛含量最多(67.02%);相关性分析发现羊驼毛各部位间的纤维直径与长度均呈正相关,纤维直径与无髓毛含量均呈负相关,与有髓无髓毛比均呈正相关,毛丛长度与有髓无髓毛比呈正相关;而多重比较显示背部、侧部和肩部的羊驼毛较优质,综合品质较好,因此在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对羊驼背部、侧部和肩部的驼毛进行选育;同时考虑对羊驼毛细度、长度和无髓毛进行选择,达到平衡育种,可能提高羊驼全身毛品质的一致性。

关键词: 羊驼 不同部位 毛品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羊驼毛品质性状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羊驼毛品质的差异,为羊驼选育及羊驼毛生产提供参考数据.采集新疆野生动物园、新疆阿勒泰、新疆阿克苏、山西、天津地区羊驼颌、颈、肩、侧、股、背、腹部位共636份毛样,进行平均纤维直径、毛丛长度、净毛率、单纤维强力、有髓毛含量、无髓毛含量等性状的测定,分析不同地区及不同部位毛品质性状的差异,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白度、亮度、原毛油脂含量、净毛率、毛丛自然长度、单纤维强力、断裂伸长百分比、有髓毛含量、无髓毛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取样部位羊驼毛纤维直径、原毛油脂含量、毛丛自然长度、单纤维强力、含杂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无髓毛含量和有髓毛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羊驼毛细度越细毛品质越优为准,结合单纤维强力、毛丛自然长度等性状,羊驼不同部位的毛纤维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背、侧、股、肩、颈、颌及腹部.在育种中可将提高无髓毛含量作为新疆羊驼毛细度的选育目标,将提高净毛率和单纤维强力作为山西、天津羊驼毛育种方向,同时可考虑提高羊驼颈、颌、腹部的无髓毛含量,以提高羊驼整体毛品质水平.

关键词: 羊驼 毛品质 不同地区 不同部位 最小二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驼毛品质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阿克苏地区引进羊驼的毛绒品质现状。采用相关方法标准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塔格拉克牧场引进的158只羊驼进行平均纤维直径、毛丛自然长度、净毛率、单纤维强力、原毛油脂含量及卷曲指标的测定,统计分析性别、年龄、被毛颜色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引进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23.36μm,毛丛自然长度106.14mm,净毛率80.90%,断裂强力8.04cN,断裂伸长百分比40.11%,原毛油脂含量2.08%,卷曲6.70个/2.5cm。不同性别的羊驼毛丛自然长度、净毛率、原毛油脂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的羊驼纤维直径、毛丛自然长度、断裂强力及原毛油脂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被毛颜色的羊驼毛丛自然长度、纤维直径、原毛油脂含量及卷曲差异显著(P<0.05)。综上可知,阿克苏地区引进的羊驼在纤维直径、毛丛自然长度方面较优良,且性别、年龄、被毛颜色对羊驼毛纤维遗传性状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阿克苏 羊驼 毛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引进羊驼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了解引进羊驼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采集了新疆3个地区(阿勒泰市青河县、塔城市和天山野生动物园)39只羊驼血液样品,对其线粒体D-loop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733bp的片段序列,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5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91,基因流(Nm)为1.97。39条序列共定义了2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7是群体共享最多的单倍型。3个地区羊驼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为0.002~0.003;羊驼美洲驼、原驼、骆马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04、0.017,与双峰驼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50~0.051,聚类分析发现,3个地区羊驼基本聚为一大支,而且与美洲驼、骆马、原驼亲缘关系较近,双峰驼单独聚为一支。综合分析,新疆引进的羊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基因交流水平较高,羊驼美洲驼、原驼和骆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峰驼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羊驼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D-loop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羊驼养殖业的进展研究

新疆畜牧业 2015

摘要:2002年5月山西农业大学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23头种用羊驼,进行纯种繁育、扩大种群,从而填补我国羊驼养殖业的空白之后,自2004年起,新疆的青河县、尼勒克县、乌鲁木齐市、塔城市和温宿县等单位陆续引进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羊驼进行养殖和繁育,从此开启了新疆羊驼养殖业的新篇章。本文结合近年来从事羊驼引进、考察、调研和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围绕新疆羊驼养殖业的进展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新疆羊驼养殖业的现状有所了解,并为发展新疆羊驼养殖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驼 引种 养殖业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发展羊驼产业的若干思考

新疆畜牧业 2015

摘要:目前,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羊驼养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面对当前新疆及我国羊驼养殖业呈现出的"多渠道引进、点状式分布、规模化养殖、多元化利用和跨越式发展"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如何推进这一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据此,本文从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发展羊驼产业的发展基础、因素分析、指导原则、发展定位、战略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和战略举措等6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羊驼 产业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驼养殖业浅探

草食家畜 2015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从事羊驼研究工作经验,从羊驼的外貌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为科学认识羊驼羊驼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技术指导。

关键词: 羊驼 外貌特征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