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羔羊(模糊匹配)
23条记录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用日龄一致、体重[(3.00±0.20)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初生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开食料,试验1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Ⅰ(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4∶5),试验2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15~34日龄、35~54日龄和15~54日龄羔羊平均日羊奶摄入量、平均日开食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1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β-羟丁酸(β-H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可增强羔羊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断奶前后非特异病原性腹泻羔羊生长生理及肠道菌群差异性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羔羊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营养改变、环境应激等多因素互作所致的新生和断奶时期危害羔羊生长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对断奶前后腹泻羔羊的生长生理与肠道菌群变化与其同期健康羔羊进行比较.为不同生长阶段羔羊腹泻的针对性防治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在对羔羊腹泻进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断奶前(31—4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断奶后(60—7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分成4组进行生长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测定.采集直肠粪样,用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比较分析.[结果](1)断奶前健康与腹泻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腹泻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且腹泻羔羊的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也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2)断奶前腹泻羔羊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白细胞总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尿素氮、肌酐、磷、血糖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炎性因子IL-4、IL-6、IL-8显著高于健康羔羊.(3)断奶后健康羔羊与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共有OTUs占比较断奶前上升近一倍.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健康与腹泻羔羊的肠道菌群PCoA分布差异显著(Weighted UniFrac Adonis和Anosim检验水平,P<0.05),而断奶后组间差异不显著.门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黏胶球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显著升高(P<0.05),而艾克曼菌属、脱硫弧菌属和丁酸弧菌属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瘤胃球菌属显著下降(P<0.05),而脱硫弧菌属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前腹泻羔羊主要发生蛋白质和血脂降低;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的生理变化以尿素氮、肌酐和血糖等指标的下降为特点.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失调变化明显;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炎症反应等变化明显.这些差异可能与断奶所引起的日粮组成结构和环境因素改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 羔羊 断奶 腹泻 生理生化与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断奶补饲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养殖与饲料 2020

摘要:近年来,羔羊断奶补饲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成为提高母羊繁殖力和羔羊成活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新疆肉羊养殖业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本文从断奶时间、营养补饲以及断奶应激3个方面简述了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使用要点,以期为羔羊断奶后精准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羔羊 断奶时间 营养补饲 断奶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粪菌移植法治疗非特异病原性羔羊腹泻的效果初报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羔羊腹泻是一种常发生于新生和断奶阶段,且能够导致羔羊生长迟滞甚至死亡的消化道疾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 T)技术在反刍幼畜消化道疾病防治上鲜有研究.本研究采用FM T对腹泻羔羊进行治疗并与不同抗生素药物治疗进行对比,探索FM T对吮乳期羔羊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日龄(24±2)d、体重(6.12±1.01)kg、临床散发的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吮乳期羔羊60只(公母各半)以及健康羔羊10只(公母各半),分为健康对照组(HC)、腹泻对照组(SC)、粪菌移植治疗组(FMT)、庆大霉素治疗组(GM)、恩诺沙星治疗组(ENR)、庆大霉素+粪菌移植治疗组(GM+FM T)以及恩诺沙星+粪菌移植治疗组(ENR+FM T),测定腹泻羔羊腹泻治愈天数、日增重以及羔羊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表明:1)腹泻羔羊平均日增重、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比例和肌酐浓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羔羊(P<0.05),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炎性因子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与SC组相比,经过5种方法治疗,除GM+FMT组外,FMT、ENR、ENR+FMT和GM组均显著降低治愈天数(P<0.05).ENR组还显著提高腹泻羔羊日增重(P<0.05);3)与SC组相比,FMT治疗可显著提升腹泻羔羊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淋巴细胞数量(P<0.05);4)经FMT、ENR和GM+FM T治疗后,各种炎性因子均显著下降到健康组羔羊水平.结果表明,FM T能够有效治愈羔羊腹泻症状,血液生理生化功能得到改善,抑制了炎性反应,显著降低腹泻率.FM T有望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方法应用于羔羊腹泻防治实践.

关键词: 羔羊 腹泻 粪菌移植 生理生化指标 炎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铜缺乏症的诊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羔羊铜缺乏症在新疆大部分地区较为常见,呈地方流行性。2016年3月库车县某牧民饲养的羔羊发病,发病率为44.4%,病死率为65%;临床以贫血、站立不稳、摆腰为特征;血清生化发生变化,ALT、AST、ALP、CRE、BUN、LDH、CK显著升高;经过直接补铜、营养神经和相应对症治疗等措施,病羔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未再出现新病例。

关键词: 羔羊 铜缺乏症 诊断 血清生化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hrelin及其受体和酰基化酶在羔羊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其受体(GHS-R)和酰基化转移酶(GOAT)在羔羊下丘脑、垂体、瘤胃、皱胃底、皱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心、肝、脾、肾、胰腺、睾丸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hrelin、GHS-R和GOAT mRNA在羔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Ghrelin mRNA主要表达于皱胃底(P<0.01),其次是十二指肠和胰腺(P<0.05);GHS-R mRNA主要表达于垂体(P<0.01),其次是下丘脑(P<0.05);GOAT mRNA在皱胃底和睾丸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研究结果表明,Ghrelin系统在反刍动物组织中广泛分布,Ghrelin可能与GHS-R和GOAT共同参与协调羔羊生长调控、摄食等功能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反刍动物体内Ghrelin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羔羊 生长激素释放肽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Ghrelin酰基化转移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氨基丁酸对1~3月龄羔羊增重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灌服不同水平的γ-氨基丁酸(GABA)对羔羊增重以及血浆中γ-氨基丁酸、尿素氮、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羔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选取64只1月龄,体重(12.35±1.25)kg的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分别灌服0、10、20、40 mg/dγ-氨基丁酸。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灌服40 mg/d的γ-氨基丁酸能够显著提高羔羊的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3月龄羔羊血浆中神经肽Y的含量(P<0.05),灌服γ-氨基丁酸对羔羊血浆中γ-氨基丁酸、尿素氮、Ig A、Ig G的含量和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γ-氨基丁酸可能通过调节与羔羊采食关系密切的神经肽Y的分泌,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其中以添加剂量为40 mg/d时效果最好。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羔羊 增重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白肌病的诊断与防治

草食家畜 2016

摘要: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肉营养不良症,是由饲料或某些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引起羔羊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骨骼肌、心肌变性坏死,出现运动障碍及呼吸消化机能紊乱。该病病死率高,在新疆部分地区呈区域性分布,严重影响新疆肉羊产业的经济发展。本文对一例羔羊白肌病病例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羔羊 白肌病 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散发性传染病。羔羊发病病程急促,急性病例往往来不及救治,死亡率极高,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介绍了一例绵羊肠毒血症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情况,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羔羊 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铜缺乏症的诊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羔羊铜缺乏症属于羊的常见病代谢病,近些年来一直被人们关注。在临床上,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可以初步进行诊断,确诊还需要微量矿物质元素的检测。介绍临床上一起羔羊铜缺乏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羔羊 铜缺乏症 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