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腹泻羔羊中大肠埃希氏杆菌共同性保护抗原初探
《新疆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用从某疫群腹泻羔羊中分离得到的6株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单独和混合免疫绵羊制备高免血清,于次年注射初生羔羊预防和治疗腹泻,均无效果。选不同年份分离出的8株菌分别高免家兔制备抗血清,对74株菌进行筛选,每种血清可凝集的菌株为9.5%—18.0%。采集疫群病愈羔羊血清分别与本群或其他疫群分离出的菌株作平板凝集试验,未找出共同抗原性菌株。


新疆羔羊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新疆部分地区羔羊腹泻主要流行于2—3日龄的细毛羔羊,病死率达85%。从病料中分出的大肠埃希氏杆菌(E.coli),O型达57个。用ELISA方法检测所采病料,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0.4%,E.coli K_(99)阳性率为7.8%。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病毒)阳性率为73.6%。从49%的腹泻病料中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毒力较小,从三个不同疫群分离得到的3株魏氏梭菌均为A型。用轮状病毒、K_(99)阳性E.coli及K_(99)阴性E.coli回归羔羊,均可产生腹泻。用羊厌气菌五联苗和羔痢抗血清对本病防治无效,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疫群母羊隔离产羔,亦不能阻止本病流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