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群落结构(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准噶尔盆地媒介蜱区系考察与群落组成的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2

摘要:媒介蜱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可以携带和传播多种重要病原.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2大盆地,地处新疆北部,是我国虫媒疫病的自然疫源地.为了掌握准噶尔盆地蜱类区系分布动态和群落结构特征,按照地理生态区划和不同生境类型,选择了6个生态区、16个生境类型、48个考察位点,进行蜱类标本的采集和分类鉴定,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蜱类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研究不同生态区的群落组成结构.结果在该地区共采获蜱类标本19 466枚,隶属5属21种,以草原革蜱、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和银盾革蜱为优势蜱种.不同生境类型的蜱类,群落组成亦不相同,草原革蜱和银盾革蜱多栖息于林区牧场和荒漠草原,而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和亚东璃眼蜱是高温低湿的种类,是噶尔盆地沙漠中的优势蜱种;而且在同一生境中,动物寄生蜱比游离蜱丰富,这与宿主动物的放牧和调运有关.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蜱类群落丰富、区系分布广泛,但不同地理景观和生境类型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区系分布 群落结构 准噶尔盆地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措施对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和效益影响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改良措施对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和效益影响。【方法】对昭苏退化草甸草原打草场实施人为技术措施干预。【结果】各处理草地群落结构、产草量、优良牧草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灌溉的各处理显著高于未浇水的;最高地上生物量到来的时间比对照提前10 d左右。各处理间平均产草量指数差异显著(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A2B5>A2B6>A2B4>A2B3>A1B6>A1B5>A2B2>A2B1>A1B4>A1B3>A1B2。灌溉各处理的各因子对产草量影响不同,灌溉+松土的松土因子在6月底~7月初作用最大(20.56%),灌溉的贡献率前期最大(85.49%),而后下降;灌溉+施肥的各处理中,施肥对草地产量的影响前期较大(47.36%~54.47%),而后降低,在最高地上生物量中的作用仅为(6.12%~15.12%),因此水是该区影响草地产量的主导因子。从效益分析,灌溉的效益最高,为912.59元/hm2。【结论】灌溉是轻度退化草甸草原草地最有效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草甸草原草地 改良措施 群落结构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昭苏蚁包草地重建对群落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草食家畜 2008

摘要:通过农艺措施对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P﹤0.01),两年鲜草平均产量3194g/㎡,是对照的2.61倍,优良牧草产量占总产的97.46%。最高地上生物量到来的时间比对照提前15d左右。草地重建后,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物种均匀性虽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随着建设时间的后移,建设草地物种总数有增加趋势,应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因此,在水热条件充足,地势平坦区域,实施退化草地重建是促进草地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蚁包草地 重建 群落结构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