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与阿勒泰羊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7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4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_1羔羊与阿勒泰羔羊各21只,在相同的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2个月短期育肥,比较羔羊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6月龄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和阿勒泰羊羔羊体重分别为41.47 kg和38.75 kg;日增重分别为0.25 kg和0.20 kg。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体重和日增重均明显高于阿勒泰羔羊(P<0.05),说明德国美利奴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棉花秸秆对绵羊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棉花秸秆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其在反刍动物中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体重、年龄相近的卡拉库尔羊羔羊72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饲喂不含棉源的基础日粮,试验1,2,3,4,5组分别添加3%、12%、18%、27%和39%棉花秸秆,各组能量、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测定羊只体重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从试验全期看,试验1,3组(添加3%、18%棉花秸秆)卡拉库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4,5组均低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7%棉花秸秆(试验4,5组)可使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尿素氮和三酰甘油含量增加,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下降,血清中钙含量降低而磷增加,钙磷比例失调,从而影响育肥效果。


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1与阿勒泰羊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草食家畜 》 2017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4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1与阿勒泰羔羊各21只,研究在同样的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短期育肥,比较羔羊增重效果。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6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1和阿勒泰羊活重分别为41.47 kg与38.75 kg;日增重分别为0.25 kg、0.20 kg,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1活重和日增重明显高于阿勒泰羔羊,差异显著(P<0.05)。


不同肉羊品种与多浪羊杂交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的育肥和产肉性能,筛选出适合新疆广大农区的杂交模式,试验采用萨福克羊、杜泊羊和多浪羊为父本,以适应性强的当地多浪羊为母本,选择萨×多、杜×多、多×多等二元杂交羔羊共47只,并按照品种分为萨×多组、杜×多组、多×多组,在相同饲养条件、营养水平和时间下对其育肥效果、肉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多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多×多组(P﹤0.01);萨×多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多×多组(P<0.05);杜×多组羔羊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萨×多组和多×多组(P﹤0.05);杜×多组羔羊的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多×多组(P<0.01),显著大于萨×多组(P<0.05);萨×多组羔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多×多组(P﹤0.05);萨×多组、杜×多组羔羊的尾脂重、尾脂率均极显著低于多×多组(P<0.01)。说明杜×多的杂交组合模式所产的后代肉用性能良好,适合在新疆广大农区大力推广。


多浪羊与杂交羊不同方式育肥效果对比分析
《中国畜禽种业 》 2015
摘要:试验旨在对比分析高床养殖技术育肥与传统饲养方式育肥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应用效果。在喀什市艾乐热意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502只周岁羊,将这些羊分为高床组、平养组、对照组(传统饲养方式)3个组,育肥2个月后测定分析各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2个月分别增重11.60kg、9.37kg和8.84kg,高床组与平养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床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平养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床养殖比地面平养和传统饲养方式增重效果好,而杂交羊更适合短期育肥。
关键词: 养羊 多浪羊 杂交羊 饲养方式 高床养殖 育肥 增重 试验


葡萄藤秆资源的开发及饲养试验
《饲料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开发废弃的葡萄藤秆资源,加工调制后,作为粗饲料的一部分,用于全混合日粮中,对周岁绵羊进行30 d的饲养试验。在葡萄藤秆添加比例为15%或20%时,取得了日增重300 g左右的好成绩,为葡萄藤秆饲料资源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添加四种益生素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首次选择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酵母菌制剂、EM制剂等四种微生态制剂,并将每一种制剂细分为三个不同的浓度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不同类型微生态制剂及其不同浓度水平对3月龄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104只羔羊被随机分为13个组(1到12为试验组,13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四种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的羔羊日增重差异均显著(P<0.05);四种微生态制剂间,羔羊日增重只有乳酸菌制剂组与芽孢杆菌制剂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值最高达到252.31 g/d;在不同的浓度水平上,试验4、5、81、0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同一制剂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最高的日增重水平来自EM制剂(试验10组)达到266.67 g/d。在饲料报酬上,乳酸菌制剂分别与芽孢杆菌制剂和EM制剂差异显著(P<0.05),最好的水平为试验5和8组都比对照组提高了22.9%。


不同肉牛品种断奶后育肥试验
《草食家畜 》 2006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3月龄的美国褐牛与新疆褐牛F1 8头为试验1组、新疆褐牛10头为试验2组、西门塔尔牛5头为试验3组。断奶后进行120天的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体尺增长速度试验2组的比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快,试验1组与试验3组体尺增长速度无差异;体重:试验1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的总增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试验1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