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动物胚胎发育中的MicroRNAs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14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RNA,具有调控功能,长度约有20~25个核苷酸,它通过与靶基因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基因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实现对靶基因的转录后表达的调控。文章综述了miRNA的发现、体内生成机制、作用机制及不同动物种类胚胎发育过程中miRNA的鉴定和研究,并并阐述了miRNA研究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表达谱芯片技术在动物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草食家畜 》 2013
摘要: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基因芯片中应用最广泛,具有灵敏、高效、平行化、高通量等优点,可检测胚胎发育过程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绘制基因表达图谱,筛选特异性表达基因,从而揭示胚胎发育过程在基因水平上的本质。近年,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中miRNA的表达情况取得一定进展,这对全面研究胚胎基因组激活、胚胎发育阻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动物印迹基因与胚胎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11
摘要:基因印迹是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种依靠单亲传递某些遗传性状的现象,即某些等位基因呈亲缘依赖性表达,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配子和早期胚胎形成期是甲基化印迹擦除,建立和维持的关键窗口期,而此期恰为体外生产胚胎时卵母细胞和胚胎体外培养阶段,甲基化易受体外受精(IVF)、精子显微注射(ICSI)干预,进而干扰基因组印迹的建立和维持,导致印迹基因异常表达,影响胚胎和胎儿的发育。本文对基因印迹产生的机理、表达调控以及印迹异常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综述。


盘羊供体细胞对异种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核移植技术生产异种重构胚,研究供体细胞对异种核移植效率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盘羊和绵羊耳皮肤组织建立成纤维细胞系,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以来自不同个体、不同代次、不同汇合度和不同保存方式的盘羊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当地绵羊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异种重构胚的构建。【结果】来自3只盘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异种重构胚的卵裂率与囊胚率均无显著差异;采用10代以内的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代次不会影响重构胚的发育率;生长到70%~80%汇合的供体细胞重构胚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刚完全汇合组和汇合2~4d组;将供体细胞4℃保存2d,虽降低了卵裂率,但囊胚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盘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核型式为4(M)+50(T),XY(T,M);绵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核型式为6(M)+46(T),XY(T,M)。【结论】利用本试验中的3只盘羊耳成纤维细胞,培养到10代以内、70%~80%汇合后用于构建异种重构胚,能得到较高的早期胚胎发育率。
关键词: 盘羊 体细胞核移植 成纤维细胞 染色体核型 胚胎发育


细胞因子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绵羊卵巢采自乌鲁木齐市屠宰场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2 4~ 2 5h后 ,由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授精 ,5 0h后 ,将卵裂至 2 - 8细胞的绵羊胚胎移入添加了不同浓度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结果表明 ,加入 5、10、15 μg/ml胰岛素 (Insulin)分别得到 17 46 %、2 3 81%、2 2 95 %的囊胚率 ,与对照组 9 5 2 %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高浓度(5 0 0 μg/ml)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 -CSF)可获得2 1 82 %的囊胚率 ,与对照组 7 2 7%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胚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10、10 0、5 0 0ng/ml的白细胞介素 - 3(Interleukin - 3,IL - 3)、白细胞介素 - 8(IL - 8)和神经生长因子 (Nucleargrowthfactor,NGF)与对照组相比 ,囊胚率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 ,胰岛素、GM -CSF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有促进作用 ,IL - 3、IL -8、NGF对绵羊胚胎的早期发育无明显作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