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花蠕形蚤(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家畜花蠕形蚤的形态学研究

草食家畜 2008

摘要:用眼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寄生在民丰县牦牛和绵羊体的花蠕形蚤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寄生于牦牛体的花蠕形蚤雌蚤在大小、腹部颜色、体表结构上与羊体雌蚤都有明显的差异。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花蠕形蚤雄蚤抱器具有错位现象,同一雄蚤的两个可动突形态有所不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虫体抱器上具有类似可动突的形态结构,该突起呈矛头状,位于可动突与不动突之间,其末端有一根长刺鬃。

关键词: 花蠕形蚤 显微观查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蠕形蚤若干生物生态学和形态特性研究

地方病通报 2004

摘要:目的 为有效防治家畜蠕形蚤病 ,对主要病原花蠕形蚤Vermipsyllaalakurt的生物、生态及形态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于 2 0 0 3年 12月和 2 0 0 4年 3月在天山山地和昆仑山山地 (海拔 2 5 0 0~ 3 3 0 0m)绵羊体采集花蠕形蚤 ,带回乌鲁木齐 (海拔 90 0m )实验室 ,在T 19~ 2 2℃ ,RH 70 %~ 90 %条件下观察生活史。局部解剖口器、臀板和卵巢 ,观察形态特征。结果 每只孕蚤平均日产卵 19粒 ;卵的孵化率为 16.3 %~ 3 5 .5 %;卵期 7~ 13d ;1龄幼虫大多在 2~ 4d内死亡。成虫不能在小白鼠和乌鲁木齐市的绵羊体叮咬吸血。雌性卵巢小管数 3 4~ 5 2根。结论 在乌鲁木齐市实验条件下 ,只能完成卵的孵化而得到 1龄幼虫。想要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观察 ,应在现场进行工作。该蚤的卵巢管数明显多于一般蚤 ,其繁殖力强 ,种群数量大 ,故对家畜危害极大 ,应加强防治

关键词: 花蠕形蚤 生物生态学 形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巴州家畜蠕形蚤病病原鉴定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4

摘要:目的 为了解巴州境内天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等山脉冬季高山牧场家畜蠕形蚤病病原及流行情况。方法 进行了普遍调查取样。结果 共发现了3种家畜蠕形蚤,经鉴定分别为花蠕形蚤Vermipsyllaalakurt、叶氏蠕形蚤V.yeae和羊长喙蚤Dorcadiaioffi。结论 蠕形蚤出现在羊体上的时间在10月份前后,即羊进入冬牧场后15~20天;蠕形蚤高峰期(危害期)在12~1月份,2~3月份开始减少,4月份消失。

关键词: 家畜蠕形蚤病 病原鉴定 花蠕形蚤 叶氏蠕形蚤 羊长喙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