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肠道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新疆昌吉市周边某牛场大量犊牛严重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有的带血,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确定此次发病的病原并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牛场出现的犊牛腹泻粪样进行细菌鉴定及分型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为大肠杆菌阳性,染色镜检结果符合大肠杆菌形态特征,分离菌株具有K99黏附性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仅对多黏菌素B中介(既不敏感也不耐药),对其他所有受试抗菌药物耐药.在致病性试验中,小鼠在15h内陆续死亡,说明该菌株具有一定致病力.[结论]结果表明,该牛场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的菌株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携带K99毒力基因,对多黏菌素B中介,具有一定致病力.


绵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新疆某羊场羔羊陆续发病死亡的原因,试验解剖送检的6只羔羊,对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鉴定、16S rRNA PCR鉴定、测序比对分析,并用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病原菌在BHI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良好,为灰色不透明小菌落和透明扁平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PCR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为1 470 bp,将病原菌16S rRNA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致病性强,10h内小鼠均死亡,小鼠对粪链球菌不敏感.分离得到的这2株菌对克林霉素都有耐药性;对硫酸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乳酸环丙沙星均有敏感性.说明此次羔羊发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交替使用4种敏感药物对该地区养殖场发病羊进行治疗与预防可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 药敏试验 绵羊 条件致病菌


复方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方法的建立
《畜牧与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WT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的基础上,建立对不明成分和含量的抗菌药物复方制剂的药敏试验方法,为抗菌药物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便于在临床兽医中推广应用。试验设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以浓度为1/2.5a(a为产品使用说明指导的容水量(L/g)),1/5a,1/10a和1/20a(g/mL)的复方抗菌药物溶液制备药敏纸片。受试菌为2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试验结果表明:1/5a组制备的药敏纸片(药物剂量(mg/kg)为药敏片含量的250倍),药敏结果更为稳定,不同药物间抑菌圈直径平均数差异也较大,可为兽医临床抗菌药物对比选择提供较好的量化依据;标示成分及含量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主成分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对同一株病菌的抗菌效力差异很大,也进一步证明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选择用药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试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