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粮添加辣椒碱对肉羊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研究日粮添加辣椒碱对肉羊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健康、年龄体重相近肉羊32只(♀),分为Ⅰ、Ⅱ、Ⅲ、Ⅳ组,辣椒碱(含98%)依次按0、50、100、200 mg/kg添加。表明:各组开始采食和反刍时间一致,未对呼吸道造成影响;Ⅰ、Ⅱ、Ⅲ组采食持续时间、采食量及饮水量相差不大,但Ⅳ低于Ⅰ、Ⅱ、Ⅲ组。Ⅳ组CP表观消化率低于Ⅰ、Ⅱ(P<0.01)和Ⅲ组(P<0.05),在数值上Ⅱ高于Ⅰ、Ⅲ组。各组CF、Ash、DM、OM、NDF、ADF、G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未对肉羊采食量、饮水量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造成显著影响,但Ⅳ组有负影响。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肉羊辣椒碱适宜耐受水平为50 mg/kg。


不同棉秆水平对育肥期绵羊游离棉酚残留及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棉秆水平对育肥期绵羊游离棉酚残留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60只小尾寒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试验日粮,其中对照1组(ck1)组不添加棉花秸秆和棉籽粕,对照2组(ck2)组添加棉籽粕,20%组、30%组、40%组和50%组分别添加20%~50%的棉秆.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于正试期第50天,分别在每组中随机选取3只羊,采用全收粪法收集24 h的粪样,适应期5 d,连续收集5 d,3 d称重并记录.正试期第55~60天记录每组试验羊的日饲喂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干物质采食量.结果显示,除ck1组外,20%组的游离棉酚残留量最低,与ck2组、30%组、40%组和50%组差异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随棉秆添加比例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但排粪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棉秆可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基于游离棉酚残留和表观消化率综合考虑棉秆添加量在20%时为宜.


纳豆芽孢杆菌对绵羊生长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SN)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分为4组,每组10只,每日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CK组)、2(A组)、6(B组)和10 g/只(C组) BSN的饲粮。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B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33.43(P>0.05)、32.29(P<0.05)和57.15 g/d(P<0.01)。2)各养分表观消化率随饲粮中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 A、B和C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分别比CK组降低0.73%、23.44%和30.04%(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A、IgG和IgM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绵羊饲粮中添加BSN对提高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有积极影响,ADG随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显著增加,每日在饲粮中添加10 g/只BSN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绵羊 纳豆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中棉秆比例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棉秆中营养物质在绵羊体内的消化代谢参数。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组)饲喂全价颗粒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分别以棉秆替代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的基础饲粮。试验全期68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53 d,消化代谢试验8 d。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ADG)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C组和D组极显著低于CK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K组、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依次下降,其中D组比CK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纤维(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低17.17%(P<0.01)、18.22%(P<0.01)、12.14%(P<0.01)、36.36%(P<0.01)、26.26%(P<0.01)和36.24%(P<0.05)。3)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不一。当棉秆替代比例为30%时,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C组和D组DM和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棉秆可以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替代比例以30%为宜。


日粮中添加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生长性能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只6月龄、体重为(30.59±3.36)kg的和田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0、10%、20%、30%和40%芦苇水平,每组15只,试验期75d。结果发现,20%和4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30%和40%芦苇添加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09%、5.64%和10.87%,但差异不显著(P>0.05);20%芦苇添加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各组的饲料单位成本与饲料总成本随着芦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芦苇添加组的增重收益均高于对照组,10%芦苇添加组的经济效益最高。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芦苇时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较好;考虑到饲料投入成本,日粮中添加10%芦苇经济效益最高。


精料补饲水平对母马妊娠后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母马妊娠后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年龄、胎次、体重、妊娠期接近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匹马,分别补饲1.5、2.0、2.5、3.0kg精饲料,通过全收粪试验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颈净脉采集血液样品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精料补饲水平对妊娠母马干物质、有机物、能量、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等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妊娠母马补饲3.0kg精饲料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精料补饲水平对妊娠母马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葡萄糖、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无影响(P>0.05);对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妊娠后期对妊娠母马补饲2.0kg/d和3.0kg/d时,饲粮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较好,对母马血清生化指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母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粮对母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确定母羊饲粮适宜精粗比[或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30只体况良好、8月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萨福克羊×阿勒泰羊)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只羊,分别饲喂6种不同精粗比(85∶15、70∶30、55∶45、40∶60、25∶75、10∶9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预试期10 d,消化代谢试验18 d,呼吸测热试验2 d。结果表明:1)全混合颗粒饲粮精粗比对母羊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NDF表观消化率均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DM和OM表观消化率随精粗比的上升而升高,精粗比为55∶45的饲粮NDF表观消化率最高,与精粗比为85∶15和70∶30的饲粮差异不显著(P>0.05)。2)消化氮随着精粗比的上升而升高,过高或过低精粗比均不利于氮的沉积,精粗比为55∶45时,母羊对氮的利用效率最高。3)消化能、代谢能、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随着精粗比的上升而出现极显著的升高(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羊对精粗比为70∶30和55∶45(NDF水平分别为37.78%和45.80%)的全混合颗粒饲粮消化吸收较好。
关键词: 全混合颗粒饲粮 母羊 表观消化率 氮代谢 能量代谢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