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驴疥癣病原分析、诊断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驴疥癣的病理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驴疥癣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通过观察患疥癣驴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运用ELISA检测和PCR技术对驴疥癣病原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不同药物及局部使用杀螨剂的疗效。【结果】驴疥癣由多种螨类引起,表现出病原的临床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精确度。阿维菌素类药物、硫磺剂和二硫化硒类药物对多种螨均显示出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应与环境卫生管理、免疫力提高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可有效遏制癣的蔓延。【结论】驴疥癣的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一整套的诊断技术、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和全面的虫害管理措施。通过深入研究疥癣的致病机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全面评估,能显著提升防治驴疥癣病的效果,为兽医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羊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羊常见多发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其中A型和D型是Pm最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巴氏杆菌病患羊临床症状以高热、肺炎、顽固性腹泻、关节炎、精神沉郁、高死亡率等为主,是当前致哺乳期羔羊死亡的最主要疫病,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巴氏杆菌病的深入研究及报道甚少。本文对羊巴氏杆菌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新生驹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新生驹腹泻是导致马驹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对马产业危害很大。引起新生驹腹泻的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其中最常见的病原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冠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还有肠杆菌属的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以及轮状病毒,但临床上较少见。新生驹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等渗性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控制细菌感染和纠正脱水是提高新生驹腹泻治愈率的核心内容。抗菌要针对临床诊断判定的主要病菌选择有效药物,同时要覆盖其他可能的致病菌。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新生驹腹泻的抗菌治疗应采取降阶梯策略,初始的治疗要采用重击疗法。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因此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补液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补液要及时足量,应以口服为主,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作出准确调整。


一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绵羊的诊断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目的】2022年7月新疆某地区羊场600只2月龄羔羊,其中100只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腹泻、体温高达40℃、死亡羔羊高达60只,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障碍,为了诊断该羊场出现的疾病。【方法】通过观察患病羊群的临床发病情况、对病死羊群的解剖检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特征初步判断为肺炎,细菌检测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PCR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为阳性。【结论】确定了新疆某地区羊场的呼吸道病变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造成的。
关键词: 绵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