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系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超细型新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FLP技术体系的各项条件的优化,包括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建立了适合于超细型细毛羊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的AFLP技术体系。


十五个微卫星标记在超细型细毛羊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本研究选取了绵羊1号和3号染色体上的十五个微卫星位点,对超细型细毛羊的六个父系半同胞的232个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结果表明:十五个微卫星位点中有七个未检测到多态,另外八个在超细型细毛羊中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这八个多态性标记中,微卫星MAF64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PIC=0.8399),微卫星BL-4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PIC=0.4201)。多态性标记在群体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6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4,平均杂合度H=0.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3.7。经分析,超细型细毛羊群体中的遗传杂合度较高,表明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同时这八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也可用于超细型细毛羊羊毛各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