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距离(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新疆南疆地区4个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9个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地方绵羊(Ovis aries)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中国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共检测到13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5.20~6.03之间,以等位基因为基础,得出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7146~0.8573之间,座位的平均杂合度在0.7497~0.8600之间.对各微卫星标记进行F-统计分析,Fst的变化范围从MCM140的0.0222到BM1314的0.0545;基因流平均值为6.4686.9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高度多态,表明新疆南疆地区4个地方绵羊品种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表明柯尔克孜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的距离最远,多浪羊和巴尔楚克羊的距离最近.聚类分析表明多浪羊群体单独聚为一类,巴尔楚克羊和柯尔克孜羊聚为一类,这与品种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提示,新疆南疆地区绵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保护与利用价值较高,这些信息可为新疆现有地方绵羊品种类型的划分和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聚类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3个地方品种驴微卫星遗传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检测新疆3个地方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计算了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基因座在3个地方驴群体中均表现高度多态,3个地方驴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7568),遗传杂合度h(0.7841)都高于国内其他品种驴,说明新疆地方驴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高,育种潜力大。聚类分析表明和田驴先与喀什驴聚为一类然后与吐鲁番驴聚类,与史料及地理分布一致。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预测

草食家畜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个玉米自交系考查8个穗部性状及总叶面积和棒三叶面积,测定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并作聚类分析,同时以相应的15个杂种一代作验证。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优势呈直线关系:y=53.899十18.667x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单株产量优势有增加的趋势。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大多是双亲遗传距离较大的,双亲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杂种优势预测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 玉米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预测 亲本选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