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野生灰雁禽流感H9亚型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新疆野生灰雁禽流感毒株的基因变异与演化,选择A/Grey goose/XJBZH/1/09(H9N2)株,应用RT-PCR对该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该毒株的HA、NA、NS、M、NP、PB1、PB2和PA这8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1 831、1 548、1 077、1 202、1 705、2 342、2 426和2 319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的HA基因与鸡源毒株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的同源率为99.3%;HA和NA基因与鸽源毒株A/pigeon/HongKong/WF53/03(H9N2)的同源率分别为91.5%和91.1%;HA、NA、NS和PB1基因与猪源毒株A/swine/Yangzhou/1/2008(H9N2)的同源率分别为97.5%、97.8%、96.9%和97.5%;NA基因与人源毒株A/Shaoguan/408/98(H9N2)的同源率为93.8%;M、NP、PA和PB2基因与所选的全部参考毒株的同源率均很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A/Greygoose/XJBZH/1/09(H9N2)株属于欧亚种系,位于Y280-like亚群。


2009年~2011年新疆野生鸟类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2 CSCD
摘要:禽流感(AI)具有多宿主感染的特性,感染宿主包括人、猪、马、水貂、猫科动物、海洋哺乳动物和广泛的家养鸟类。AI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这在水禽中传递病毒是一个有效途径,即脱落的病毒通过粪便进入到水表面。因此,被感染的带毒野鸟往往成为重要的病原携带者,随着候鸟的迁徙,与留鸟及家禽的接触,而将疫情进一步扩散。有研究认为雁形目和鸻形目是禽流感病毒(AIV)主要的天然储存者。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新疆的野生鸟类的迁徙路线处于跨越中亚和欧亚的迁徙路线的一个关键性的位置上。新疆在野鸟的AI监测与研究方面尚属空白。因此,我们首次在新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