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模糊匹配)
26条记录
新疆某奶牛场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某奶牛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与乳房炎的关系及流行特点,采用临诊诊断结合加州乳房炎诊断(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采集临床型乳房炎、CMT"+"和CMT"-"乳样,用Baird-Parker筛选、PCR法鉴定SA及其毒力基因,K-B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表明,采集的86份乳样有61份(71%)检出SA:临床型乳房炎、CMT"+"、CMT"-"乳样SA检出率分别为69%(24/35)、80%(33/41)和40%(4/10);hla、fnbB是临床型乳房炎和CMT"+"乳源菌株主要毒力基因,1株CMT"-"乳源菌株SA检出毒力基因;临床乳房炎和CMT"+"乳源SA对所有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在76%以上.CMT"-"乳源SA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50%以下.表明该场SA导致的奶牛乳房炎严重,临床型乳房炎、CMT"+"、CMT"-"乳样均能分离出SA,不同乳源SA的分离率、毒力基因和耐药性不同.这种普遍存在的乳腺SA感染,增加了其导致临床型乳房炎的风险和牛场整体乳房炎防控难度,如何根本上清除SA的这种普遍感染,是该牛场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CMT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体脂质纳米增强抗菌药物对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兽药杂志 2022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菌药在胞内极易排出或失活,导致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复发。纳米粒子具有在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积累的能力,可提高药物在胞内的浓度和胞内停留时间,这使得它们可用于治疗细胞内感染。本文对固体脂质纳米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和推动固体脂质纳米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 固体脂质纳米 胞内转运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新疆某羊场羔羊陆续发病死亡的原因,试验解剖送检的6只羔羊,对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鉴定、16S rRNA PCR鉴定、测序比对分析,并用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病原菌在BHI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良好,为灰色不透明小菌落和透明扁平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PCR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为1 470 bp,将病原菌16S rRNA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致病性强,10h内小鼠均死亡,小鼠对粪链球菌不敏感.分离得到的这2株菌对克林霉素都有耐药性;对硫酸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乳酸环丙沙星均有敏感性.说明此次羔羊发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交替使用4种敏感药物对该地区养殖场发病羊进行治疗与预防可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 药敏试验 绵羊 条件致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向分离及其致临床型乳腺炎的风险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奶牛养殖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分离效率,快速评估分离株致临床型乳腺炎的风险.[方法]使用葡萄球菌选择培养基结合CHROM SA显色培养基对乳样中的SA进行靶向分离,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建立定量测定分泌性溶血素评价SA毒力的方法.[结果]对采集的64份临床型乳腺炎、157份隐性乳腺炎和213份健康乳样进行SA分离,从中分别分离出27株、21株和17株SA菌;对应样本分离株中,溶血素分泌量≥1 500 VH50 U/mL(强毒力)的菌株分别为9株(33.3%)、1株(4.8%)和2株(11.8%)、溶血素分泌量在1 000~1 500 VH50 U/mL(中等毒力)的菌株1株(4.8%)、13株(61.9%)和4株(23.5%)、溶血素分泌量<1 000 VH50 U/mL(弱毒力)的2株(11.8%)、7株(33.3%)和11株(64.7%).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生与感染溶血素分泌量≥1000 VH50 U/mL(中、强毒力)菌株呈正相关(ρ=1,P=0.006 9),与感染溶血素分泌量<1 000 VH50 U/mL(弱毒力)菌株呈负相关(ρ=-1,P=0.10).[结论]靶向分离方法提高了SA分离效率,可真实反应奶牛养殖场中SA感染率;定量测定溶血素可用于SA毒力评价,根据中、强毒力菌株的感染情况可以初步预测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生风险,配合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可能提高SA性临床型乳腺炎的治愈率,减少耐药株的扩散.

关键词: 奶牛 临床型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靶向分离 毒力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分离株生物被膜、肠毒素基因与毒力的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新疆分离株生物被膜、肠毒素基因分布与毒力,分析其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微量滴定板测定法(MPA)、PCR方法和寇氏改良法分别测定164株S.aureus新疆分离株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肠毒素基因分布、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和脏器载菌量,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64株S.aureus BF阳性率为83.4%,以弱BF(BF~+)菌株为主;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96.3%,传统肠毒素see和新型肠毒素seg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7.3%和81.1%;强BF菌株(BF~(3+))LD_(50)要高于弱BF菌株(BF~+)和阴性菌株(BF~-),但其脏器载菌量低于BF~-菌株(P<0.05)。【结论】奶牛源S.aureus新疆分离株BF阳性菌株所占比例较高,其肠毒素基因携带率也较高。毒力研究表明,S.aureus分离株BF~(3+)菌株脏器载菌量低于BF~-菌株(P<0.05),且随着BF形成能力的增强毒力相应减弱。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肠毒素基因 半数致死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转录水平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黏附素和ica操纵子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为系统掌握新疆地区奶牛源SA流行株的分子特征及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鉴定的164株SA新疆流行株,采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试验(MPA)测定各流行株的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SA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64株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的生物被膜阳性率为86.0%(141株),其中弱(+)生物被膜形成有69株(占42.1%)、中等(++)生物被膜形成有38株(占23.2%)、强(+++)生物被膜形成有34株(20.7%).在141株MPA阳性SA分离株中,clfA、clfB、fnbA、fnbB、cna、fib、icaA、icaC和ica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3.7%(n=118)、58.9%(n=83)、75.2%(n=106)、78.7%(n=111)、75.9%(n=107)、58.9%(n=83)、90.1%(n=127)、79.4%(n=112)和100.0%(n=141);ica基因(icaA、icaC和icaD)检出率总体上高于其他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和++)的菌株尤为明显;clfB、fnbA、cna和fib基因检出率则表现为MPA阴性菌株高于MPA阳性菌株.9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中有7个基因(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在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SA分离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率高,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率也较高,其中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基因的表达与SA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黏附素 转录水平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流行株的耐药特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新疆流行株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2014—2016年新疆地区155株SA奶牛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进行分析,并对耐甲氧西林SA(MRSA)进行鉴定;通过PCR技术对SA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及SCCmec、MLST分子分型。结果在155株SA中检出22株MRSA,检出率为14.2%;MRSA流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SA(MSSA);不同的毒力基因在MSSA和MRSA中的检出率有所差异;SCCmecⅠ为新疆地区SA主要基因型;MLST分型共检出14种ST型,分别为ST188、ST584、ST9、ST805、ST2373、ST968、ST2139、ST1、ST2700、ST903、ST2454、ST2990、ST63、STX,其中ST1和ST9检出率相对较高,在MSSA菌株中ST9型的检出率最高,MRSA菌株中ST1检出率最高。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奶牛源SA中主要流行株为MSSA,但MRSA耐药性更强,且毒力基因分布多样,ST9为MSSA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ST1-SCCmecⅠ为MRSA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特性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FnBPA-A分子不同遗传多态性重组质粒的免疫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微生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Fn BPA-A分子遗传多态性对新疆部分地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Fn BPA-A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了Fn BPA-A 8个不同遗传多态性的真核重组质粒,分别免疫C57BL/6小鼠,收集免疫后的抗血清。对不同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免疫保护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化树显示GS801、GS819、GS856属于同一分支,GW10-1、GW20-2、GY288、GY309为同一分支,GY278为一分支。免疫小鼠并进行攻击保护检测,GW20-2、GS801、GS819、GS856与GY288免疫组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较高,GY278免疫组免疫保护率最低。【结论】Fn BPA-A分子的遗传多态性可以影响免疫小鼠的免疫水平和攻毒保护力。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FnBPA-A分子 遗传多态性 免疫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nBPA-A遗传多态性对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牛乳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6

摘要:为研究FnBPA-A不同遗传多态性重组质粒抗血清对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采集奶牛乳腺组织样品,用组织块种植法和胰酶消化法进行纯化和传代培养,并利用对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角蛋白18进行鉴定。将4株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作用于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分析不同菌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进而比较研究FnBPA-A不同遗传多态性重组质粒免疫后的抗血清对4株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与牛乳腺上皮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了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分析了该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特性,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该细胞粘附的检测结果表明,4株不同分离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明显不同(P<0.05),其中GY278菌株粘附乳腺细胞的能力最强。FnBPA-A不同遗传多态重组质粒免疫后的抗血清抑制不同菌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V-819、pV-309、pV-20-2免疫组的抗血清对4株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免疫组。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牛乳腺上皮细胞 粘附 FnBPA-A抗血清 粘附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因子Efb与ClfA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比较

生物工程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与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因子Efb(Extracellular fibrinogen-binding protein)和Clf A(Clumping factor A)的抗原性、粘附特性及其抗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的识别能力、抗粘附能力及免疫保护力等免疫生物学特性,分别构建Efb和Clf A的重组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分别检测家兔抗血清对菌体的识别能力、抗粘附能力以及小鼠抗血清的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Efb和Clf A均有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结合的能力,且Efb蛋白对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结合能力优于Clf A(P<0.01),Clf A免疫组抗血清对全细菌的识别能力优于Efb免疫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Efb和Clf A免疫组的抗血清均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g和Fn的粘附(P<0.01),Efb免疫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抑制优于Clf A,两种粘附因子免疫小鼠后产生的血清抗体效价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升高,抗体滴度可达1∶40 500,攻毒结果显示Efb与Clf A免疫组均对小鼠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该研究结果对Ef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亚单位疫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Efb ClfA 免疫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