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氚标记喹赛多在鸡体内处置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放射性标记示踪方法研究喹赛多(cyadox,CYX)在鸡体内的处置过程,探讨喹赛多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性,为其合理用药和食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在物料平衡研究中,一组6羽鸡一次性灌服[~3H]-CYX,每24 h收集粪便检测其放射性。在组织分布消除研究中,5组20羽鸡连续灌服[~3H]-CYX 7 d,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检测各组织器官中的放射性。结果显示,鸡体内喹赛多的排泄速率快且较为彻底。粪便中排出的放射性药物占总给药剂量的95.94%,总回收率达到96.02%,未回收3.98%。连续灌服7 d后,喹赛多在鸡组织中分布广泛,停药后第6小时所检测的所有组织中都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放射性,肝和肾中残留时间最长,但消除迅速。停药后第7天,大部分组织器官中的放射性均低于检测限。在鸡体内,停药后第6小时放射性总残留质量分数低于安全质量分数。喹赛多在鸡体内处置的研究表明,喹赛多在鸡体内吸收快,分布广泛,消除迅速,排泄较为彻底。


新疆鸡传染性腺胃病的诊断与治疗
《当代畜牧 》 2017
摘要:2016年12月,新疆乌鲁木齐某养鸡户2500只33日龄肉鸡发病,经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后,最终确诊为传染性腺胃病。在确诊之后,通过紧急接种、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病鸡得到了有效的治愈。


新疆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当代畜牧 》 2016
摘要:鸡球虫病是目前养鸡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高达80%。可使用疫苗、化学药物及中草药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


鸡新城疫病毒新疆分离株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株分离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鸡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进行了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该2株新城疫病毒F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1 586bp和1 654bp,分別编码520和545个氨基酸;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具备了基因Ⅶ型强毒株的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该2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毒株的同源性在81.8%~84.2%之间,与国内外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同源性在87.4%~98.2%之间,与基因Ⅶd亚型新城疫病毒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4.4%~98.2%;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2个毒株与FJ882014-LN、FJ608335-XJ、FJ80805-JL等国内流行的基因Ⅶd亚型新城疫病毒株在一个分支内亲缘关系最近。


防治鸡大肠杆菌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
《新疆畜牧业 》 2010
摘要:以WTO推荐的纸片法(K-B法)为基础建立的对不明成分和含量的复方抗菌药物制剂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96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的经验性用药方法;但由于鸡大肠杆菌药敏率较低,因此临床上盲目的经验性用药会大大增加鸡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用药成本。此外,标示成分及含量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包括同一厂家生产)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很大,提示主成分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对同一株病菌的抗菌效力差异很大。进一步说明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选择用药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防治鸡大肠杆菌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10
摘要:以WTO推荐的纸片法(K-B法)为基础建立的对不明成分和含量的复方抗菌药物制剂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96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防治鸡大肠杆菌的经验性用药方法;但由于鸡大肠杆菌药敏率较低,因此临床上盲目的经验性用药会大大增加鸡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用药成本。此外,标示成分及含量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包括同一厂家生产)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很大,提示主成分相同的不同抗菌制剂对同一株病菌的抗菌效力差异很大。进一步说明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选择用药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毛血清型检测
《西北农业学报 》 1992
摘要:使用透射电镜对3株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coii)的菌型进行了形态观察,发现其中2株菌具有纤细、中空、挺直的菌毛,另外1株未见菌毛。有菌毛的2株菌与K88、K99、987P和F41单因子兔高免血清的玻片凝集反应阴性,而与2株兔源的具菌毛的E.coli菌的兔高免血清呈强阳性。未见菌毛的那株菌与上述所有血清的玻片凝集反应均呈阴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