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Loop(模糊匹配)
5条记录
新疆引进羊驼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了解引进羊驼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采集了新疆3个地区(阿勒泰市青河县、塔城市和天山野生动物园)39只羊驼血液样品,对其线粒体D-loop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733bp的片段序列,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5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91,基因流(Nm)为1.97。39条序列共定义了2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7是群体共享最多的单倍型。3个地区羊驼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为0.002~0.003;羊驼与美洲驼、原驼、骆马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04、0.017,与双峰驼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50~0.051,聚类分析发现,3个地区羊驼基本聚为一大支,而且与美洲驼、骆马、原驼亲缘关系较近,双峰驼单独聚为一支。综合分析,新疆引进的羊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基因交流水平较高,羊驼与美洲驼、原驼和骆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峰驼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羊驼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D-loop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喉羚线粒体D-loop和Cytb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技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17只鹅喉羚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群体来源。[方法]对这些鹅喉羚线粒体控制区(D-loop)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别计算了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和核苷酸多样性(Pi)以及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单倍型NJ(Neighbor-Joining)聚类图。[结果]D-loop区和Cytb分别获得了978bp和543bp的基因片段,D-loop区识别出11个单倍型,Cytb区识别出3个单倍型;D-loop和Cytb的单倍型多样度(H)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63、0.01028和0.330、0.00077;个体之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024,最小遗传距离为0.001;17只鹅喉羚分别聚为2个分支。[结论]该鹅喉羚群体D-loop区多态性较丰富,在野外可能来自两个不同的群体。

关键词: 鹅喉羚 线粒体DNA D-loop Cytb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田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分析和田羊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测序法获得和田羊线粒体DNA D-loop区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和田羊与Genbank中收录的藏绵羊、蒙古羊、哈萨克羊、巴什拜羊的绵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结果】和田羊mtDNA D-loop区序列为1 184 bp,均含有4个75 bp重复序列,A+T含量62.50%,G+C含量37.50%。和田羊与藏绵羊遗传距离最近为0.001,与哈萨克羊遗传距离最远为0.004,同源性分析结果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相同。【结论】和田羊与藏绵羊遗传距离近、同源性高的结果与两个品种在地理分布上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关键词: 和田羊 线粒体DNA D-loop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田羊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

摘要:为研究和田羊的遗传多样性,应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民丰、于田、策勒、洛浦4个县和田羊群体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了研究,并用DNAMAN软件对4个县和田羊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民丰、于田两县和田羊mtDNA D-loop序列长度为1 184 bp,策勒、洛浦两县和田羊mtDNA D-loop序列长度为1 190 bp,4个县和田羊mtDNA D-loop均存在4个75 bp的重复序列;民丰县、于田县和田羊遗传距离较近,洛浦县、策勒县和田羊遗传距离较近,初步认为和田地区4个县和田羊可分为2类群体。

关键词: 和田羊 线粒体DNA D-loop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田黑鸡mtDNA控制区D-Loop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测定和田黑鸡mtDNA D-Loop序列,并分析其与其他5个品种鸡间的同源性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和田黑鸡mtDNA D-Loop序列全长为1230 bp,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和田黑鸡与GenBank登录的5个品种鸡的同源性都在98%以上,测定样品mtDNA D-Loop核苷酸序列中富含A+T。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黑鸡与丝羽乌骨鸡、红原鸡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和田黑鸡 线粒体DNA D-Loop 同源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