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APD(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偃麦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DNA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体系进行探讨,建立了适应偃麦草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及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Jaccard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判定32份偃麦草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改良常规CTAB法,即对样品先进行洗涤并提高CTAB含量到3%可提高偃麦草DNA的提取质量。(2)对100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8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以此对3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64条带,多态性条带为93.7%。(3)以遗传相似系数为依据,对32份偃麦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373处可将供试偃麦草种质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

关键词: 偃麦草 新疆 RAPD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与基因相关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5个地区8个奶牛场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101株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随机选64株用小鼠进行毒力测定,同时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分别以3个随机引物进行基因相关性分析,建立种系进化树。结果表明,55%的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毒力(可致小鼠2/3死亡),且在乌鲁木齐、奎屯和伊犁地区占据优势。基因相关性分析表明,当相对基因相关性为0.35时,被检测菌株主要分布于6个进化群,86.5%的菌株分布在A、B、C和E4个进化群。其中,50%菌株属于A群,13.5%属于B群,5.8%属于C群,17.3%属于E群。从地区分布可见,乌鲁木齐、伊犁和奎屯地区分离的菌株分别有69.6%、61.1%和71.4%分布在A群;昌吉3个牛场48%、24%的分离菌株分布在B群和C群;库尔勒牛场35.7%、57.1%的分离菌株分布在A群和E群。26株对小鼠具有致死性的菌株分布在A群,这些菌株占致死小鼠菌株的74.3%。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 基因相关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种系分类群和基因相似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大肠杆菌的种系分类群及其基因相似性,从新疆4个地区7个牛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分离的大肠杆菌中选出90株,用PCR扩增具有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uA、yjaA基因和TSPE4.C2 DNA片段。试验结果显示,所检测菌株中A群占93.33%,B1群占6.67%,未检测到属于B2和D群的肠外毒力株。进一步用RAPD技术分别以3个随机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当相对基因相似性为0.25时,被检菌株分为10(A-J)个亚群,其中41.1%的菌株属于A亚群,21.1%的属于B亚群,17.8%的属于C亚群,其它20%的菌株不均匀的分布在7(D-J)个亚群中。其中,乌鲁木齐周边3个牛场50%的菌株、伊犁地区55.6%的菌株分布在A亚群,昌吉地区2个牛场66.7%分离菌株平均分布在A亚群和B亚群,库尔勒地区牛场25%分离菌株分布在A亚群,58.3%分布于C亚群。根据种系分类群标记研究结果显示,本次从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被检菌株均属于共生性大肠杆菌。基因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分布在3个亚群中,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基因相似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大肠杆菌 种系分类群 基因相似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四个品系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2007

摘要:选用120条随机引物分别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质好、体格大、毛密和超细4个品系的混合DNA进行RAPD扩增,共筛选出3条特异性多态引物,占产生扩增产物引物总数的3.0%,说明各品系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小。用其中的特异性引物OPF15分别对4个品系的部分个体样品进行分析,同样表现出多态性,并出现混合DNA样品RAPD分析结果中未出现的谱带。其中超细型有94.12%的个体(16/17)都产生一条特异的相同谱带,大小约为826bp,而其他3个品系混合DNA及个体的扩增产物均未获得此大小扩增片段,由此,可将该扩增片段作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超细型的一个特征性RAPD标记。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 品系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