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基因编辑类型对FGF5基因编辑羊羊毛性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基因编辑类型对成纤维生长因子 5(FGF5)基因编辑细毛羊羊毛性状的影响,为开展基因编辑细毛羊的羊毛性状遗传参数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81 只FGF5 周岁基因羊,分析编辑细毛羊羊毛自然长度、伸直长度、羊毛纤维直径和剪毛量等性状的数据.[结果]FGF5 基因编辑细毛羊羊毛自然长度平均值为10.49 cm,变异系数为11.82%.FGF5-InDel和FGF5-HDR基因编辑细毛羊羊毛自然长度和剪毛量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P<0.01).-28 bp或-26 bp、2 bp和置换(c.61 C>T)的羊毛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均极显著长于wt(P<0.01),-28 bp或-26 bp的剪毛量显著高于wt(P<0.05).-28 bp基因型的双等位基因编辑和单等位基因编辑突变的羊毛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均极显著长于野生型(P<0.01).[结论]不同基因编辑类型的FGF5 基因编辑细毛羊均可显著提高羊毛自然长度和剪毛量,可利用表型性状突出的后代组建核心编辑羊群体,促进FGF5 基因编辑细毛羊选育扩繁.
关键词: FGF5基因编辑细毛羊 编辑类型 羊毛自然长度 剪毛量 基因型 突变类型


塔什库尔干羊FecB基因非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方法的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 2023
摘要:建立塔什库尔干羊FecB基因非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方法,为塔什库尔干羊多胎类型选育奠定基础。试验选取塔什库尔干羊产双羔(多羔)母羊67只,双羔(多羔)羔羊136只,采集静脉血后,采用非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对探究塔什库尔干羊FecB基因进行分型的条件。结果表明,115bp扩增引物聚合性以及温度的一致性较好,适合SNP位点的分型,且引物添加量为0.6μL时扩增效率较较好。镁离子浓度在2.4~3.2mmol/L时,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聚合性较好,反应模板浓度在50ng时,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和熔解温度差异曲线较符合塔什库尔干羊FecB基因分型的要求。通过使用优化路线,进行塔什库尔干羊FecB基因分型发现,母羊和羔羊不携带纯合型(BB),携带杂合型(B+)母羊占31.3%,羔羊占25.7%;携带野生型的母羊占68.7%,羔羊占74.3%。。可见,通过建立FecB基因非探针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方法,筛选较优反应条件,可提高塔什库尔干羊多胎新品系培育的选种效率和选种准确性。


荷斯坦奶牛泌乳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荷斯坦奶牛存栏量和奶产量均排名世界前列。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荷斯坦奶牛遗传素质方面差距较大,多产奶和产好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奶牛泌乳持续力、生产力低,良种覆盖率及数量较低。奶牛传统育种方法存在育种周期长、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通过分子育种方法,培育高产优质奶牛,可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奶业振兴。本文综述了与奶牛泌乳性状密切相关的部分候选基因,包括白介素8 (CXCL8)、G蛋白偶联受体120 (GPR120)、k-酪蛋白(k-casein,CSN3)、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生长激素受体(GHR)、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基因(GPIHBP1),以期为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从分子水平提供参考。根据对荷斯坦奶牛泌乳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目前泌乳基因研究涉及基因范围相应较窄,还有大部分泌乳相关基因未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功能验证。在后期的研究中,还将进一步扩大泌乳基因研究范围,积极开展功能验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流行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方法 2020年4 - 6月,在新疆伊犁、阿拉山口、呼图壁、青河、福海、五家渠6个地区采集312份硬蜱样本,应用巢式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情况,对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巢式PCR产物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巢式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97%(28/312)和11.86%(37/312)。其中,荧光定量PCR法青河阳性率最高,为35.29%(12/34);福海阳性率最低,为2.00%(1/50)。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共26份。基因分型鉴定结果显示,12份与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高度同源,10份与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高度同源,4份与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orrelia afzelii)高度同源。结论新疆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较高,且存在3种致病性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优势基因型为伽氏疏螺旋体,其次为狭义伯氏疏螺旋体、阿弗西尼疏螺旋体。


ASIP基因编辑细毛羊自然突变和编辑基因型的遗传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控制毛色的多拷贝基因(ASIP)编辑细毛羊自然突变(D9、D5)和编辑突变的遗传特征和规律,分别将深棕色毛色表型的F0代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公羊与白色表型野生型母羊,有深色斑点表型的F0 代基因编辑母羊与野生型公羊交配,获得白色表型和深棕色及斑点状毛色表型F1代个体23只.通过分析F0F、F1F代基因编辑羊ASIP基因的自然突变和编辑突变基因型,掌握编辑基因型的遗传规律和特征,以及自然突变、编辑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代基因编辑个体的4种主要编辑基因型(4 bp碱基缺失、5 bp,12 bp碱基插入、27 bp碱基缺失伴随1 bp碱基插入及2 bp碱基缺失)均在17只F1代基因编辑羊得到遗传(另6只为野生型).基因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9或D5自然突变、ASIP基因编辑突变和拷贝数共同影响或决定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羊毛色图案的形成.


新疆新源县多房棘球蚴病病例特征及其病原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新源县人群多房棘球蚴病(AE)病例特征及其病原基因多态性情况,为制定AE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品库中新源县AE患者的病例信息及其手术切除的肝脏病灶样品,提取肝脏病灶样品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NADH脱氢酶2(nad2)基因并测序,PCR产物经测序剪接后进行BLAST比对,用MEGA10.0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DnaSPv5软件分析扩增序列的基因型,Network10.0软件制作nad2基因型网络图.结果 共收集AE病例28例,其中农区7例,巩乃斯河两岸流域21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4,P>0.05);民族分布中,汉族12例、哈萨克族11例、维吾尔族3例、蒙古族1例、其他民族1例;职业分布中以农牧民为主,占92.86%(26/28),其他职业仅占7.14%(2/28),不同职业间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年龄分布中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78.57%(22/28),其他年龄组占21.43%(6/28),不同年龄组间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25份多房棘球蚴肝组织病灶样品PCR扩增出大小约1031 bp的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另3份未扩增出条带.序列比对结果显示,25条序列分属H1、H2、H3和H4等4个基因型,其中H1为主要基因型(占72.0%,18/25),与哈萨克斯坦(GenBank登录号AB461406)分离株序列一致性为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新源县病例分离株的4个基因型与波兰(GenBank登录号KY205700)和哈萨克斯坦(GenBank登录号AB461406)分离株在同一条分支上,但与法国(GenBank登录号AB461404)、奥地利(GenBank登录号AB461403)、加拿大(GenBank登录号JF751036)、美国阿拉斯加(GenBank登录号MT429275)、美国印第安纳(GenBank登录号AB461409)及中国内蒙古(GenBank登录号AB461411)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型网络图结果显示,以H1为中心,H2、H3、H4、中国四川,波兰、加拿大及日本分离株呈散射状分布,表明这些分离株均与H1亲缘关系较近,但与法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等序列不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本研究分析的28例AE患者主要为汉族和哈萨克族,农牧民占比较高,AE患者样品共有4个基因型,其中H1属新源县主要基因型.


无角陶赛特绵羊18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与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的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等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并研究这6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对无角陶赛特绵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新疆玛纳斯新澳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163只无角陶赛特绵羊羔羊血液,利用微卫星分型方法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无角陶赛特绵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非遗传因素对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然后选择基因效应显著影响的生产性状,用最小二乘方差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微卫星标记UMP、MNS19A、CSSM18、BDKRB、MULGE6、MULGE5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4,5,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5,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698,这6个微卫星标记在该研究群体均表现中度或者高度多态,且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CSSM18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微卫星标记MNS19A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P<0.05),极显著影响2月龄胸围(P<0.01);微卫星标记BDKRB极显著影响无角陶赛特绵羊初生体质量、2月龄胸围、3月龄体质量(P<0.01),显著影响3月龄臀宽(P<0.05)。分析比较这3个微卫星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平均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不同基因型间的平均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卫星标记MNS19A和BDKRB可以作为无角陶赛特绵羊相应生长性状的分子筛选标记。


新疆野生冰草抗旱功能基因BADH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抗旱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方法扩增获得新疆草原区强抗旱植物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结果】克隆获得的新疆野生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全长1422 bp,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182 bp,GenBank注册号为GU181396.1,并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