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体外受精技术条件优化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卵泡液、受精时间和季节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从屠宰场采集羊卵巢,抽取卵巢表面2mm~6mm的卵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成熟后,与处理后的精子共同培养进行受精。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绵羊卵泡液(SFF)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优于添加同等浓度的牛卵泡液(BFF)组;受精22、18、12h组的卵裂率分别为64.85%、54.39%、48.72%,受精22h和18h组间差异显著(P<0.05),受精22h组和12h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绵羊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高于夏季,差异显著(P<0.05),但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进行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培养液中添加SFF;受精时,精卵共培养时间为22h的效果较好。在绵羊的繁殖季节秋季进行体外受精较春季和夏季的结果好。


低温长时间保存的绵羊卵巢对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绵羊卵巢不同的保存温度、时间与保存液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绵羊卵巢在14~18℃保存15~17h,对卵母细胞的成熟率(80.9%vs82.2%)、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发育率(21.0%vs22.0%)均无显著影响,采用生理盐水或D-PBS保存对卵母细胞的发育亦无显著差异;而将卵巢保存在4℃或25~30℃却显著降低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1.9%vs19%)与卵裂率(8.6%vs9.1%),没有发育到囊胚。从而得出,卵巢在14~18℃保存过夜,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季节和方法对牛、绵羊卵母细胞回收及体外成熟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屠宰牛、绵羊卵巢,研究了季节和方法对卵母细胞回收及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对牛卵母细胞的回收和利用没有影响;抽吸法是合适的牛卵巢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季节对绵羊卵母细胞的回收和利用有显著影响,绵羊在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的回收率和可用率显著高于繁殖季节(P<0.05),而体外成熟率极显著低于繁殖季节(P<0.01);切割法回收的绵羊卵母细胞可用率(P<0.01)和体外成熟率(P<0.05)显著高于抽吸法,适合绵羊卵母细胞的回收。


异种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5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异种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山羊、绵羊、骆驼卵泡液代替血清,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7.9%、68.5%、65.3%)与血清对照组(72.0%)无显著差异(P>0.05);在添加山羊、绵羊、骆驼卵泡液的基础上补充激素,卵母细胞的成熟率(70.8%、72.9%、69.7%)也未见明显提高(P>0.05)。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绵羊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4
摘要: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按不同成熟时间进行分组处理,并进行克隆胚胎的生产,实验表明,成熟时间为20~22h并在23~25h完成融合及激活的重构胚其融合率,卵裂率及体外培养到达桑葚胚/囊胚的比例分别为76.2%(176/231)、51.1%(118/231)和21.7%(23/106).而成熟时间为16~18h及24h以上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胚胎的生产,其重构胚各种相应的数据分别为44.9%(84/187)、20.9%(39/187)、10.8%(4/37)以及71.1%(263/367)、48.0%(176/367)、和8.5%(14/176)。


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后期的体外培养的影响和不同成熟时间的极体出现率。结果表明 ,牛卵母细胞在成熟 16h时极体出现率达 69.3%、分裂率为 54.7%、囊胚率仅为 6.2 5% ;而成熟 2 4h时极体出现率达 76.9%、分裂率为 70 .0 %、囊胚率为2 7.7% ,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成熟 16h的卵母细胞刚刚排出第一极体 ,细胞核与极体非常近 ,此时去核率较高 ;而成熟 2 4h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已远离第一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