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pidemiology(模糊匹配)
42条记录
新疆畜间布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AMOS-PCR和MLVA-16方法对新疆畜间30株布鲁菌进行分析鉴定,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国内布鲁菌分离株的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布鲁菌中4株为牛种布鲁菌,26株为羊种布鲁菌。MLVA-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30株布鲁菌可被分为10大基因群(A~J群)22个基因型,新疆地区流行的布鲁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结论】MLVA方法可对布鲁菌生物型和株间差异有很高的鉴别力,为布病疫情传染源的追踪和流行株的溯源进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布鲁菌 MLVA-16 分子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尔吉斯斯坦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为了解中哈边境地区马、骆驼感染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本试验用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研发的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与现场全血接种小白鼠试验相结合,对中哈边境地区伊犁州昭苏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和塔城地区裕民县10个乡的马、骆驼采集血样(n=512),疑似病症的骆驼全血接种试验动物小白鼠。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检测结果显示,马匹的阳性率3.96%(16/404),驼的阳性率4.62%(5/108)。接种小白鼠9 d后发病,尾尖采血镜检可看大量虫体;本试验为我区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伊氏锥虫病 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伊犁地区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重点县家畜感染包虫的基因型

中国兽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了解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县市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及重点县家畜感染包虫的基因型,为调整或完善现有的防控措施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在新疆伊犁地区10个县市的定点屠宰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查牛、羊肝/肺包虫感染情况;对采集的犬粪便样品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在2个重点县(昭苏县和特克斯县)定点屠宰场收集病变明显的牛、羊肝/肺包囊,通过PCR扩增,分析样品基因型。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8年伊犁地区10个县市牛肝脏包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8.53%(241/1 155)和15.14%(154/1 017),牛肺脏包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3.68%(158/1 155)和11.26%(137/1 217);羊肝脏包虫总感染率分别为20.41%(565/2 768)和20.46%(414/2 023),羊肺脏包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6.54%(442/2 672)和13.59%(275/2 023);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总阳性率分别为26.89%(434/1 614)和17.18%(101/588)。2年中羊的感染率均高于牛,2018年牛羊包虫病总感染率比2016年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总阳性率下降明显,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县市牛/羊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重点县采集的18份包囊样品,NADH1基因和Cox1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为细粒棘球绦虫G1型。2016年和2018年伊犁地区家畜包虫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且存在犬与牛/羊之间循环的传播链,提示该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强。

关键词: 新疆伊犁地区 包虫病 流行病学 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 细胞色素氧化酶1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兽医导刊 2019

摘要: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的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畜共患病,也是我国目前患病率与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做好预防措施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当前RABV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检测技术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与检测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边境地区马、驼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为了解中哈边境地区马、骆驼感染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本试验用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研发的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与现场全血接种小白鼠试验相结合,对中哈边境地区伊犁州昭苏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和塔城地区裕民县10个乡的马、骆驼采集血样(n=512),疑似病症的骆驼全血接种试验动物小白鼠。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检测结果显示,马匹的阳性率3.96%(16/404),驼的阳性率4.62%(5/108)。接种小白鼠9 d后发病,尾尖采血镜检可看大量虫体;本试验为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伊氏锥虫病 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布鲁氏菌病的疫情状况,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07-2018年阿勒泰地区6县1市牛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结果)阿勒泰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呈现波动趋势,牛布鲁氏菌病疫情总体上较羊严重(X~2=3553.89,P<0.01)。牛布鲁氏菌病检出率自2007年逐渐上升,在2009、2012和2015年出现高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1%(415/29442)、3.04%(2404/79181)和4.09%(2091/51157);羊布鲁氏菌病疫情则在2009年和2015年出现高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209/17869)和3.45%(699/20277)。吉木乃县牛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均较低,福海县牛布鲁氏菌病检出率相对较低,青河县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相对较低,其余县市牛羊布鲁氏菌病检出率均较高。(结论)阿勒泰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对阿勒泰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继续做好动态监测,及时采取包括牧场净化在内的布鲁氏菌病控制措施,以及加强与相关人兽疾病防控及研究机构在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血清诊断学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阿勒泰地区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垦区规模牛场奶牛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养殖与饲料 2018

摘要:为了了解垦区规模牛场奶牛脂肪肝流行病学状况,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近2年时间里,对4个规模牛场进行了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个规模牛场均有不同程度脂肪肝的发生,青年牛平均发生率为0%,经产牛平均发生率为19.40%;重度脂肪肝FFA均值与正常牛的FFA差异显著;重度脂肪肝的血清葡萄糖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极显著。不管是正常牛还是患脂肪肝的牛,只有少部分GOT超出正常值范围。

关键词: 垦区 奶牛 脂肪肝 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乌鲁木齐市犬绦虫感染状况调查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摘要: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的犬绦虫感染情况,对2012—2015年在乌鲁木齐市8个区(县)采集的17 710份散养犬粪便,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漂浮法进行检查,对绦虫卵进行计数,统计感染率。结果共检出阳性样品1 870份,感染率为10.56%;半农半牧型区县的犬绦虫感染情况较主城区区县严重;4年内各区县的犬绦虫感染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建议各区县落实"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策略,加强对城市流浪犬的管理。

关键词: 绦虫 感染 流行病学 流浪犬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羊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草食家畜 2017

摘要:本研究采用竞争性ELISA方法,对采集自新疆哈密地区、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地区、巴州、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8地州的2 135份羊血清样本进行蓝舌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除了新疆吐鲁番地区没有检出蓝舌病阳性样本外,其它地区都检出了阳性样本,且以巴州阳性率最高,达12.44%。全疆共检出阳性样本145份,平均阳性率6.79%,说明新疆的蓝舌病流行态势依然严峻。本次调查数据对了解新疆的蓝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蓝舌病 流行病学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乌鲁木齐市牛羊流产原因分析

中国动物检疫 2017

摘要:[目的]确定引发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饲养管理、疫病流行、流产情况、疫苗免疫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认为:疫病是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其中引发羊流产的主要是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而引发牛流产的疫病具有多样性;饲养管理不善、饲草缺乏、环境条件差、消毒和卫生清扫不彻底、疫苗免疫应激等非疫病性因素也是引起牛流产的重要原因。[结论]分析结果提示:对羊应实施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免疫,对牛应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减少疫病的发生是防控牛羊流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牛羊 流产原因 流行病学调查 布鲁氏菌病 衣原体病 Q热 新孢子虫 弓形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