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畜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草食家畜 》 2015
摘要:本章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对新疆14个地州市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来反映各个地州市及北疆、南疆、东疆之间畜牧业发展竞争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特别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自然资源优势并非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畜牧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目标偏好下的新疆定居牧民生产经营行为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寻提升新疆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途径,笔者以定居牧民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目标偏好基础上,分析"家庭收入最大化和获取更大规模牲畜"目标下的生产经营行为。结果表明:定居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兼业意愿;大部分定居牧民对牲畜保有量相当重视,对现代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组织认同度较高,购买饲草料和自己种植苜蓿、玉米等生产经营行为意愿较弱。通过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建设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强牧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等政策措施提升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


新疆N42°~44°纬度带典型县畜牧业生产差异性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明确新疆N42°~44°纬度带典型县的畜牧业生产状况,对该区畜牧业生产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纬度带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投入不足导致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良种覆盖率低、自繁自育能力不足,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提出了积极培植龙头企业、狠抓牲畜良种工程建设、做好有机畜产品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等发展畜牧业的思路与建议。


新疆畜牧业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草食家畜 》 2014
摘要:各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不同畜种的分布和区域优势畜产品。通过新疆对畜牧业比较优势指标以及牲畜比较优势测算模型的构建,计算各地区的牲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各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差异,确定东疆地区、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优势畜种结构。


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畜牧业面临的压力与对策
《草食家畜 》 2014
摘要:生态脆弱性已成为当前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其中的区域人地系统的整体响应更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1-3]。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性表现最为明显的国家,而且,生态脆弱区大多处于农牧、林牧和农林等复合交错地带,是我国目前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又往往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集中区。国家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大力推进生态功能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建设,限牧、禁牧等措施使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活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本文就生态脆弱区畜牧业存在的压力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新疆42-44纬度带典型县市畜牧业生产优势比较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4
摘要:通过对新疆42-44纬度带典型县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的比较分析,提出在该纬度带新疆牛羊肉区域布局的思路与建议。


Web数据挖掘在新疆畜牧科技信息资源库中的应用
《畜牧兽医杂志 》 2013
摘要:web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与Web的结合,是在Web环境下通过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从Web文档和相关数据中发现、提取有用的信息,促进信息有效利用。文描述了Web数据挖掘在新疆畜牧生产数据库中的应用和在新疆畜牧科技信息资源库用户分析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