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牛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的保存期试验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用4℃、-20℃条件下保存的0.5年、1年和3年的二抗氢氧化铝苗免疫小动物豚鼠,进行保护性能的测定,观察其温度对二抗苗的影响。结果表明,4℃保存的二抗菌保存期为半年,而-20℃保存的二抗菌其保存期为3年。

关键词: 抗苗,保存期,保护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重剂对肉牛增重效果的试验分析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快牛的育肥效果,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其体氨的沉积,以研究增重剂对不同品种牛的增重效果为目的,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采用的牛羊增重剂的有效成分为玉米赤霉醇,是玉米赤霉烯酮的还原产物。剂量为36毫克/头。经90天试验期表明,试验组增重87千克,对照组增重71.6千克,试验组日增重为970克,比对照组提高174克,增加了21.86%(P>0.05)。增重剂对不同品种牛的增重效果也不同,在试验全期,褐杂牛、土种牛及复杂牛日增重分别为1.11千克、0.97千克、O.78千克,试验组与对照组料肉比分别为6.2:1,7.5:1,试验组饲料利用率较对照组提高17.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人工乳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及后期培育的研究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犊牛在全舍饲条件下,利用人工乳进行60天早期断奶,哺母乳198.5千克,平均日增重683克,增重40.98千克。与对照组(牛场3—4月龄断奶的同期犊牛)相比较,哺乳量减少181千克,降低47.69%。同期饲养管理成本降低20.2%,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利用人工乳配合少量母乳对初生犊半进行早期断奶效果显著。断奶后犊牛配合饲草料补充人工乳进行后期120天(6月龄)培育,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1.1180千克,总增重134.16千克,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92%(P<0.05)。试验组料肉比为2.023∶1,比对照组降低54.9%,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当前,许多奶牛生产场和种畜繁育场在犊牛早期饲养管理上,普遍采用3—4月龄断奶饲喂成本较高,犊牛生长发育较为缓慢。为进一步加强犊牛早期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利用人工乳进行早期(60天)断奶,以促进犊牛消化器官早期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犊牛成活率,降低培育成本。配合人工乳及饲草料,加强犊今后期饲养管理,提高犊牛培育质量,达到快速增重、育肥,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我们在1994年9月至1995年3月,根据牛场生?

关键词: 人工乳,犊牛早期断,后期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低湿草场补播的百脉根与乌拉尔甘草

草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适宜低湿草场补播的百脉根与乌拉尔甘草刘法涛,杨志忠,条了汉(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平原灌溉区,因灌溉和浸润作用,形成了以次生植被拂子茅(Calamagrostisepigejos)为主群落的打草场。但产草量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脑多头蚴细胞系培养物中支原体的检测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用20%马血清牛心肉汤培养基(试管)及用10%猪血清牛心肉汤琼脂培养基(平皿)pH为7.6,对本组培育的脑多头蚴细胞系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

关键词: 脑多头蚴细胞系,支原体,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昭苏县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成新与对策——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地放牧管理经验的体会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 1995

摘要:昭苏县两批出国培训干部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培训草地放牧管理,通过国外的学习培训及实地考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学到了两国草地放牧管理的基本经验,找到了与世界草地放牧管理先进国家的差距,近3年来结合昭苏县实际情况,运用新、澳两国的草地放牧管理基本经验,科学放牧,优化管理,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摸索了适合本地的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剃须刀片切割胚胎新法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用剃须刀片切割胚胎新法陈静波,丁红,郭志勤(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胚胎分割技术提高了胚胎的利用率和胚胎移植技术的效益,但一般都需要费用昂贵的显微操作仪和拉针仪、熔锻仪等,即使是简易分割法多数也需其中之一,为了满足生产条件下胚胎分割操作的需要,我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回顾与瞻望

新疆畜牧业 1995

摘要:牛胚胎移植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从研究发展到商品化应用,技术上更趋于成熟。但从国际范围看发展不均衡,北美和西欧商品化程度高,仅美国年移植十多万头次。据报道1990年美国荷斯坦奶牛中的高质量母牛的27.5%是胚胎移植所生,而最好种公牛有44%是移植后代。1990年在日本掀起一个全国牛胚胎移植“三个50”运动,即受胎率50%,产双犊50%,每个开展胚胎移植的单位年产犊50%。我国自1975年开始,牛胚胎移植已成为我国家畜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全国奶协召开的四次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座谈会和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抗体

草食家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基因工程抗体周文来,谷登峰(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所830000)抗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75年Kohler和Mistein创立了单克隆杂交瘤技术使第一代抗体-血清多克隆抗体。发展到了第二代抗体一单克隆抗体。这项技术出现不久,就有人称它是生命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牦牛暴发布氏杆菌病流产

新疆畜牧业 1995

摘要:1994年3月中下旬农垦局某团三分场牦牛发生流产。从3月19日至4月18日250头头胎母牛64%流产,前后送检3只流产胎儿及20份流产半月后的母牛血清。经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其病源为布氏杆菌。现就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病理剖检: 共同典型变化为各脏器水肿,肾表面有出血斑,胆囊充盈,瘤胃内充满淡茶色清亮胶冻样液体。脐带发炎,体表淋巴结充血水肿。 二、细菌学检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