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速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促进我国养牛业发展
《中国工程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从我国养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养牛业需要大力发展 ,当前必须大量引种和繁殖种牛。而胚胎移植是引种的一种最好手段 ,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缩短改良时间、减少疾病传播等优点。同时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概况 ,阐明了胚胎移植的主要技术关键及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我国养牛业的现状 ,提出奶牛、肉牛业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的措施与办法


普通冻箱保存绵羊胚胎结果分析
《黑龙江动物繁殖 》 1997
摘要:本试验用普通冰箱低温(4 ̄6℃)保存绵羊胚胎,用新疆细毛羊、肉羊陶赛特作供体胚胎移植.结果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妊娠率、胚胎存活率与鲜胚直接移植结果相近(P〉0.05).囊胚的胚胎存活率为50.0%,好于其他发育阶段.胚胎在冰箱保存72H,胚胎存活率达75.0%,妊娠率为66.7%.保存时间延长至96H,移植结果没有明显下降(P〉0.05).


家畜繁殖生物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西北农业学报 》 1992
摘要:牛胚胎移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新疆牧科院用一步细管法移植牛冻胚受胎率达41%;牛和羊鲜胚四分胚移植也产下1头犊牛和6只羔羊。家畜体外受精,因卵子体外成熟和受精卵体外培养尚不过关,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胚胎性别鉴定,1990年Koopman发现单拷贝基因,该基因是Y染色体的性决定区,命名为SRY,可利用PCR技术制成雄性特异DNA探针盒,进行马、牛、羊、猪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北京农学院等单位用PCR扩增牛SRY序列进行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率达100%。英、日、法等国已获得牛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代;我国也获得1只核移植兔。北农大和新疆牧科院合作以绵羊精子为载体导入牛生长激素基因rMTbGH DNA成功,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
关键词: 胚胎移植 性别控制 体外受精 核移植 基因重组 基因转移


绵羊鲜胚分割移植试验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就胚胎发育阶段、胚胎质量和黄体等级对分割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囊胚二分割移植受体妊娠率(56.5%,13/23)、半胚妊娠率(41.6%,20/42)、移二个半分胚妊娠受体双羔率54.6%、6/11)均高于桑椹胚和扩大囊胚。A级胚胎分割移植妊娠率高于B级(P<0.01)。桑椹胚分割移植妊娠的受体中A级黄体为68.8%,B级黄体31.3%。囊胚和扩大囊胚受体A、B级黄体间无明显差异。鲜胚四分胚移植20只受体,产6只羔羊,受胎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