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塔城地区草原放牧公犊生产性能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9
摘要:选取12月龄的新疆褐牛公犊10头和美新褐F1公犊9头(美国褐牛×新疆褐牛杂种F1)在新疆塔城天然草原放牧150d,研究在天然草原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及美新褐F1公犊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美新褐F1体重比新疆褐牛提高了13.01%(P<0.05),体高比新疆褐牛提高了5.36%(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分别比新疆褐牛提高了13.01%、15.17%(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新疆褐牛各体尺、胴体重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美新褐F1只有胸围、体重、胴体重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美新褐F1生长发育好于新疆褐牛,使其总体品质有所提高,达到了选育提高的目的。


新疆瘦肉型白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养猪 》 2005
摘要:采用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为父本的6个不同的二、三元杂交组合和新疆瘦肉型白猪为对照进行生产性能比较试验。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以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的二、三元杂交,其效果均较理想,最佳组合杜×长新日增重820g,料重比3.21,瘦肉率63.43%,肉质优良。新疆瘦肉型白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和良好的肉品质量,是杂交配套中理想的母本品种,杜洛克是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适宜终端父本。


肉牛育肥方式、生产性能及饲料要求
《新疆畜牧业 》 2000
摘要:肉牛的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小白牛生产、犊牛育肥,肉牛持续育肥,高档牛肉生产,架子牛育肥等几种,根据育肥形式及生产规模和目的的不同,其生产性能及饲料要求也不同,肉牛生产者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合理选择,方能发挥最佳经营效益,促进养牛业发展。


中国美利牧羊(新疆型)皮肤结构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对37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测定表明,主观鉴定毛密度为M~+与M~-组间毛细度和毛囊密度平均数差异均显著(P<0.05),M与M~-组间表皮下层厚度平均数差异显著(P<0.05),三组间产毛量平均数差异极显著(P<0.01);客观测定6500—5500根组与5500根以下组间毛细度和毛长度平均数均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皮肤结构 生产性能 相关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