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词云

刘光远
简介:刘光远,博士,研究员(三级),博士生导师。英国自然环境委员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牛津部(NERC/CEH of Oxford)访问学者,现任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副主任。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蜱及蜱传病、动物寄生虫学与免疫学的研究工作,目前重点从事媒介和媒介传播疫病的遗传演化、功能基因及Micro RNA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攻关、甘肃省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近30多项。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0余篇、一级学报40余篇、Sci论文40余篇,分别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arasites & Vectors、Infect Genet Evol.、Parasitol. Res.、Veterinary Parasitol.、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刊物;出版著作或专著14部。 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及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专业领域:蜱及蜱传病;;动物寄生虫学与免疫学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刘光远,博士,研究员(三级),博士生导师。英国自然环境委员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牛津部(NERC/CEH of Oxford)访问学者,现任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副主任。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蜱及蜱传病、动物寄生虫学与免疫学的研究工作,目前重点从事媒介和媒介传播疫病的遗传演化、功能基因及Micro RNA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攻关、甘肃省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近30多项。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0余篇、一级学报40余篇、Sci论文40余篇,分别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arasites & Vectors、Infect Genet Evol.、Parasitol. Res.、Veterinary Parasitol.、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刊物;出版著作或专著14部。 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及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主要成就
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攻关、甘肃省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近30多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0余篇、一级学报40余篇、Sci论文40余篇,分别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arasites & Vectors、Infect Genet Evol.、Parasitol. Res.、Veterinary Parasitol.、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刊物;出版著作或专著14部。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及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教育背景
1980年考入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兽医学专业(五年制)学习,1985年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兽医内科学专业兽医临床生化方向研究生,师从我国老一辈兽医临床诊断学家迮文琳教授,进行高产奶牛围产期脂肪代谢动态的研究。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至江苏省商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肉品卫生教研室任教,从事动物源性食品卫生检验的教学研究工作。1995年考入北京农大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专业,师承我国著名兽医寄生虫学家汪志楷教授进行“伊氏锥虫非变异表面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1998年7月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与合作成果共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