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细粒棘球绦虫疫苗候选抗原免疫犬IgG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莉 1 ; 阿帕克孜·麦麦提 2 ; 王俊伟 2 ; 张壮志 2 ; 官亚婷 2 ; 王冰洁 2 ; 刘志强 2 ; 穆尼拉·特列吾汗 2 ; 刘明远 2 ; 吕凤军 2 ; 丁伟强 3 ;

作者机构: 1.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3.;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犬;EgM重组蛋白;抗体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538-5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成熟虫体(MAW)特异性蛋白(EgM)(EgM9、EgM123)的抗Eg感染保护效果,本研究利用Eg疫苗候选抗原EgM9和EgM123重组蛋白,分别3次免疫实验犬,利用ELISA法检测免疫犬血清中IgG、IFN-γ和IL-10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犬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在第3次免疫后一周即免疫组犬抗体水平均最高时对其进行原头蚴攻击,攻毒后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随之下降,且持续至第3次免疫后19周,免疫组均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第3次免疫后一周免疫组犬血清中IFN-γ和IL-10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至第3次免疫后23周剖检,免疫组犬的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组织经免疫组化法均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表明用EgM重组蛋白免疫犬,可诱导其产生IgG抗体而发挥抗Eg感染保护效果,为终末宿主犬包虫病的免疫机理探究和疫苗及相关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免疫组化法检测EgM蛋白免疫犬的肠系膜淋巴结抗体靶位点的探索. 巫剑,米晓云,张壮志,石保新,古努尔·吐尔逊,张文宝,岳城. 2009

[2]EgM9蛋白免疫犬肠系膜淋巴结中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定位. 石保新,巫剑,张壮志,张文宝,米晓云. 2010

[3]氢溴酸槟榔碱对犬细粒棘球绦感染的快速诊断. 吾期曼江,张状志,张文宝,陆松明,安赛尔,俞晓春. 2000

[4]吡喹酮脂肪/淀粉药饵驱除犬25日龄细粒棘球绦虫试验. 哈江,哈斯也提,张壮志,范元良,吐鲁洪,齐普生. 1990

[5]EgM9免疫犬产生抗体变化规律的观察. 郭宝平,张壮志,古努尔·吐尔逊,吐尔洪·依米提,石保新,哈斯也提·艾力,王进成,刘斌,张文宝,张玲,阿依努尔,阿布里米提. 2010

[6]细粒棘球绦虫宫卵发育时限观察. 张亦丽,哈江,哈斯也提,齐普生,巴凯. 1989

[7]爱普锐克吞食片对犬细粒棘球绦虫驱除试验. 石保新,张壮志,王进成,李欣,雒燕,王文明,蒲元席,艾尔肯,张文宝. 2008

[8]吡喹酮药饵的研制和犬的自动吞食试验. 哈江,张亦丽,吐鲁洪,齐普生,张魏荣,丁巧玲. 1989

[9]不同毛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中黑色素分布及ASIP蛋白的表达定位. 邓雅迪,张雪梅,王旭光. 2024

[10]用ELISA法观察模型小鼠原发性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规律. 由弘,张文宝,乌斯满江,哈斯也提,普拉提,普拉提,王进成,张壮志. 2006

[11]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感染比格犬(Beagle)试验. 米晓云,石保新,张壮志,古努尔·吐尔逊,金映红,张文宝,张玲,阿依努尔,阿布里克木,阿不都. 2010

[12]包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概述. 张旭,赵莉,张壮志,张鲁安. 2016

[13]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 袁丽英,张壮志,石保新,米晓云,阿布都,阿依努尔,张玲,阿布里克木,王进成,岳城,张文宝. 2008

[14]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表膜抗原特异性基因的筛选及克隆. 古努尔·吐尔逊,米晓云,张壮志,雷震,石保新,巫剑,赵莉,易忠,吐尔洪·依米提,张文宝. 2009

[15]新疆兵团昭苏垦区家畜包虫病防控情况调查. 江宇,张壮志,黄建林,夏辉,张旭,马世春,李岩. 2013

[16]用ELISA方法检测原头节及EgM免疫犬IgG变化情况. 郭宝平,张壮志,张文宝,石宝新,古努尔·吐尔逊,吐尔洪·依米提,哈斯也提艾力,王进成. 2007

[17]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蛋白的提取及特异性成分分析. 穆尼拉·特列吾汗,班万里,赵莉,王冰洁,王俊伟,吴小霞,马长丽,乌云花,布于其其格,陈云英,段兰利,徐晶,艾沙江,张壮志. 2021

[18]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终末宿主检测方法的评价. 张旭,张壮志,石保新,色力克·吾布力哈生木,Abdybekova Aida,张文宝,巫剑,赵莉,阿帕克孜·麦麦提. 2015

[19]细粒棘球绦虫EgA31重组抗原与其它寄生蠕虫的免疫交叉反应. 由弘,傅玉才,张立民,张壮志,王进成. 2004

[20]抗细粒棘球绦虫EdiagA86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刘原源,高珺珊,宫鹏涛,张壮志,李建华,杨举,李赫,张西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